转眼间,暑假放假已经有半个月了,虽然偶然因为学习也有一些争吵,但总体还算平稳,关系处得也比较和谐。
尤其是这两天,跟孩子关系好到像铁哥们一般,即便偶然我催一句:赶紧去学习。
孩子也没有翻脸和对抗,而是跟我说:今天作业已经写了点,能不能让我先玩一会,等会再去学习。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会同意,然后过一会如果孩子没有去学习,会再提醒一下,然后继续退出。
这几天在听课过程中,反复听老师在讲“反向呈现”,大意是不要管孩子,随便他怎么折腾,随便他怎么来。
孩子不学习,家长不要催,也不要焦虑,转头去做自己的事,去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精彩。
对于这个理念,我既同意又不同意。
同意的是,不干预孩子,和孩子保持课题分离,树立边界感是对的。
像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任务,孩子学习或不学习,最一责任人都是孩子,而不是家长,不能家长搞得比孩子还上头。
的确,在学习上父母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承担,明晰学习是为了他自己,并引导孩子探寻学习的意义以及努力的意义,这样孩子就有目标感了。
避免孩子总以为学习就是纯纯为了父母,为了讨父母的欢心,这样的说法既是甩锅的行为,又侧面说明了父母对于学习太过于重视,本末倒置了。
我不主张父母为孩子包办太多,把孩子学习规划和计划得太过于详细,甚至总是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规划来。
尊重不同,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做自己,这是父母应该给孩子赋予的自由和权利。
对孩子完全放任,随他去,爱咋咋这个理念,我也是不同意的。
管和不管是一种技术,管得太多,干预太狠一定会翻车,会让孩子叛逆,对抗,不懂感恩,甚至厌学和更摆烂。
完全不管是父母的失职,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他根本就没有自制力,也没有太多自控能力。如果父母完全尊重孩子,随着孩子的意愿来,大概率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很多弯路。
尤其是对于初高中孩子来说,原本就叛逆,特立独行,父母要是随便孩子按他的意愿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我也听过一些大咖的课,说孩子的命运交给孩子,随便他们怎么试错,不用管,试的错足够多后,他们会自己醒悟,回头上岸的。
道理似乎很对,但作为一个妈妈,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如果错过了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黄金时期,孩子就算醒悟了,还来得及纠错吗?
退一步说,即便孩子醒悟了想要重新学习,常态化高额的补课费也不是普通工薪家庭能承担的?更别说给孩子是出国,还是创业,或是重新选择的备选了!
不是每一个家庭,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承担孩子试错的成长,完全不管在我看来是另一个极端,是不考虑后果的不负责任。
专家说,尊重孩子的命运,无论是送快递,还是搬运工,还是送外卖或者做苦力等,都是孩子的命,接受他的命运就好了。
我对职业没有歧视,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敬。但靠出卖体力的工作不仅辛苦而且报酬很低,如果一个人整体为生存而奔波,说快乐、享受、精彩大概是无从谈起的。
何苦,这一代孩子哪有这么能吃苦的,父母摆烂不管的后果,大概率的归宿是啃老,在家黑白颠倒的打游戏然后浑浑噩噩虚度人生。
我自己是普通人,我孩子也是普通人,我也尝试过完全不管孩子一个学期,就像专家所讲到的放任,可是结果是孩子内耗了,焦虑得掉头发,失眠痛苦。
真正的“反正呈现”是不再盯着学习,像盯贼一样一刻不停,也不是催得孩子无处可逃,用唠叨和过溢的爱将孩子锁死。
这样的盯是窒息感,是牢笼,是过于用力的爱与过度付出。
我用的“反向呈现”是该管时管,不该管时不管,管过程而不管结果,管心态和情绪,而不管孩子要怎么学习。
只要有学习这个动作,不管学了多少,学了什么,都积极的肯定。
不因为孩子学得少而嫌弃,也不因为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不舒服。
不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在孩子每一个小进步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给予肯定。
不总当孩子的差评师,只盯着孩子做到的,放过孩子暂时没有做到的。
当我这么做时,孩子不仅自己放下了手机,不再摆烂,还带着弟弟一起背英语单词,兄弟俩商量着等各自完成学习任务后,就找妈妈商量去置换一局双人游戏。
不仅孩子有了学习的意愿,跟我的亲子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我问孩子:如果对你的理解和接纳有10分,你会给妈妈几分?
孩子脱口而出:10分吧。算了,为了怕你骄傲就给8-9分吧。
听了孩子说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之前孩子可是给我0分的。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改变,从无能狂怒变得越来越情绪稳定,从眼里容不下沙子到兼容心越来越强,从非黑即白到对孩子的容错率越来越高。
这一切的“反向呈现”也让孩子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积极而向上,乐观而自信,一切都在向好而生。
继续努力,继续砥砺前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