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8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树德里再出发——上海黄浦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纪事》的报道。
树德里,一个光辉的名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无数共产党人向往和瞻仰的地方。这里地处上海市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所在区,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地。
黄浦区,因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得名,中共一大会址、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等地标皆聚于此。上海开埠后,这里一度是所谓的“十里洋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上海回到人民手中,黄浦焕然一新;新时代以来,黄浦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中、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中,模范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今日的树德里,游人如织,红旗招展;今日的黄浦区,正从树德里这个“红色起点”,再启航、再出发,走向绿色发展,走向金色未来。
红色黄浦:开天辟地谱新篇
中心城区黄浦,一项数据位居上海全市第一:20.5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列入市级首批目录的红色资源就多达143处。城区空间里,处处可听历史的回响。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沐浴在晨辉中的石库门,青砖黛瓦、庄严肃穆,朱红窗棂历经百余个春秋却芳华依旧。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红色地标星罗棋布。以中共一大会址为圆心,向西约800米,老渔阳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不远处即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向南约500米,成裕里——出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又新印刷所旧址……
百年前,如今的黄浦区所在区域,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空间。陈独秀、俞秀松、陈望道……众多有识之士在这里留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脚步,点燃不灭的火种。
以党的创建为起点,红色历史上的重要坐标,黄浦一一见证。黄浦区云南中路171-173号,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办公地;北京东路780号,黄浦剧场,曾经的金城大戏院里,《义勇军进行曲》在此首唱并从此传遍全国;思南路73号,抗战胜利后的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1946年至1947年,周恩来在这里工作、生活;南京东路上,永安百货顶楼绮云阁,升起1949年解放上海的第一面红旗……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和悠久绵长的革命文化,深植黄浦的红色基因。历史的印迹并不遥远,做好红色文化传承这篇大文章,黄浦“串珠成链”,让红色历史融入城市肌理,融入市民日常。
近年来,上海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和黄浦区在前期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以市政道路串联的方式为载体,建成了围绕一大会址周边、全长7.1公里的全市首条“红色经典步道”,将一大会址周边的老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14处红色点位编织成网,达到从“零散展示”到“整体展览”的效果。
建成后的“红色经典步道”,集红色旧址遗址、历史街区、城市景观于一体。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在红色文化中追寻英烈足迹,感受激情岁月,黄浦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步道常态化利用。龙年春节前后,举办“红色经典步道”新春打卡活动,各大红色场馆结合年味环境布置、新春民俗寻访等,让红色文化有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带给参观者更丰富的体验。
有人说,在黄浦,参观红色场馆就像走进一座“红色露天博物馆”,行走在黄浦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与红色文化不期而遇。
这也是黄浦打造自身红色品牌的思考所在:红色,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红色资源的内容;露天,指超越红色资源本体,将黄浦区域内主要红色遗址、旧址、遗迹都面向大众开放的展示方式;博物馆是指将众多红色资源、街区景观及文化生态融合呈现,形成具有博物馆特点的展示、阐释、研究、收藏、保护的功能载体。
由此,从时间看,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共中央在上海驻扎的12年为时间线;从空间看,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圆心大约一公里为半径的区域为重点,以分布在黄浦全域内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作为展品,设计行走线路作为参观展线,依托红色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主题展区,营造可见、可触、可感的红色历史场景,形成样态齐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全域红色文化品牌。
保护利用,更要培根铸魂。黄浦不断探索多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变得更加鲜活。
“红色口袋剧场”沉浸式演出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以中共一大会址为起点,在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像、又新印刷所旧址及复兴·颂黄浦红色文化体验空间等点位,分别开展音乐情景剧《信仰之甘》、活报剧《觉醒之时》、分段式诗朗诵《出征之地》、沉浸式音乐剧《福兴布庄》等现场表演,用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红色故事,吸引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打造红色文化“新图景”。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持,也在加快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在手机上打开“红色步道AR”,跟随脚下的红色经典步道标记,就能“穿越”历史风云,在石库门弄堂中开启探寻中国共产党诞生故事的红色之旅。
推动红色文化向更远处传播,黄浦尝试联动。
上海黄浦,北京东城,虽相隔1000多公里,红色文化却一脉相承。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的过程,这里既是《新青年》杂志办刊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中共一大以后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而在北京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一块写着“新青年社编辑部”的木匾,同样挂在位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的醒目位置。两地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作为《新青年》杂志编辑同人与进步青年的活动地,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不仅承载了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历史过程,更是呈现党的历史最直观、最立体的场所。
为让两地共同拥有的红色文化互补互促,2022年,黄浦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城区委宣传部,举办南北《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新年对话直播活动。
京沪两地青年通过这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对话,看到很多首次展出的珍贵史料。他们共同诵读《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发刊词《敬告青年》,还分别与两地党史专家进行隔空交流。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这场发生在南北《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隔空对话,极大激发广大参与者的爱党爱国情怀。“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上海,来自黄浦区的一名年轻基层干部感叹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励我们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打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一项目还将继续举办,并将参与范围拓展至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新青年》社旧址,通过馆际联动推动三地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方面的工作交流,形成三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联动,扩大“红色露天博物馆”对外影响力、辐射力。
绿色黄浦: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部《繁花》带火了黄浦区内的黄河路,位于黄河路南端的国际饭店,不仅有上海知名的特产美食蝴蝶酥,更是“上海城市原点”。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承载了上海700多年的建城史,见证了多少大时代的历史时刻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75年前,上海回到人民怀抱,作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的黄浦区,有了一众以“人民”命名的设施,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绿树成荫,草木繁盛,这里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承载区之一。
——绿色是生机,老城厢里城市更新久久为功。
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说,上海中心城区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而紧迫,其中推进旧区改造是重点也是抓手,黄浦区一直将改善群众住房条件视作全区最大的民生工作,迄今全区的旧改体量约占上海一半。
2022年7月24日,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历程中值得铭记的一天。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和67街坊东块旧改第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即超过96%、高比例生效。这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
从1992年的“海上第一块”斜三地块到2022年的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上海30年的旧改工作始于黄浦,又在黄浦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62岁的吴丽萍退休前是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府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在黄浦区老城厢基层工作24年,经历了三轮旧改工作。“即便步入21世纪,还有一些老百姓住在‘一线天’,即房屋与房屋紧挨在一起,中间就一个窄窄的过道,有些地方需侧过身才能通过,头顶上只留出天空的一线光亮。”黄浦区从实际出发,着力创新机制,积极有序推进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分层次、多渠道地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
记者近日步入一处旧房综合改造地块,创新的工作方式让250多户居民住上了修缮后的老房,每户增加了3.5平方米的独用厨卫空间。
黄浦区政府今年将继续创新机制,积极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更新改造,有效拓展资源筹措渠道,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快老旧居民住房加装电梯的步伐,黄浦区“螺蛳壳里做道场”,走出了一条特色加梯路。五里桥街道桥一居民区的老旧住房较多,居民曾经苦于上下楼没有电梯,老人、残疾人出行尤其不便。如今,红色、黄色、绿色、银色……记者在五里桥路沿线看到,不同的楼栋加装了不同颜色的电梯。
“有事多商量、好商量,装不装、怎么装,都要居民一起协商决策,这些颜色也都是楼栋居民自己选择的。”桥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姝磊说,加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而微”的生动实践。
——绿色是惬意,苏州河畔水清岸绿的生活圈。
曾经的苏州河岸线被上海人称为“城市背面”,腹地狭窄拥挤、邻水区域水不清、空间活力不充分。聚焦打造有内容、有记忆、有活力的海派风情博览带,建设世界级滨水区,苏州河如今焕然一新。
苏州河黄浦段岸线的中段被称为“苏河之眸”,在这里风格各异的桥梁与百年历史的建筑交相辉映,最好的地段留给了人民——建造起“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
“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精心构筑“城市之心”10分钟优质社区生活圈,内设有党群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市民健康驿站、咖啡店、社区食堂、图书馆、日托所、长者照护之家、认知症照护专区、长者运动之家等功能区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休闲、阅读、助餐、长照、日托、医疗、健身、文娱等20多项服务。
建筑二楼的社区食堂是老人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每天上午10点多开始,就有居民陆续过来堂食和打包饭菜,凭敬老卡,原本优惠的价格还能再打个折,“点菜的时候几乎不用纠结,想吃什么点什么”,两大荤两素这样的“顶配”,也就20元。
“一个星期7天,我至少有5天会到食堂来吃午饭,实在是太方便了!”居民陶阿姨说,社区食堂的口味也是自己偏爱的,菜品选择丰富,就算天天吃也不会重样。
吃饱喝足,有些居民选择到隔壁的社区图书馆里享受精神食粮。图书馆联合读者文化创意公司打造的“读者·苏河”文化空间,向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借阅图书服务以及讲座、读书会、人文行走等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半开放式的景观位有绿植环绕,为阅读空间平添雅致韵味,甚至吸引不少年轻人到这里“移动办公”。
5楼的运动空间是周边白领最爱的地方,可以利用午休或下班后的时间,来这里上一节空中瑜伽或是普拉提课,既放松心情,也锻炼身体。
“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被居民们称为覆盖全区域、服务全人群、完善全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近日,国际“头部”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在位于黄浦区的演艺大世界驻场演出,6000余张演出票在5分钟内售罄。演出者奥拉夫·曼宁格回忆起2005年随团来沪演出的经历:“近20年前我第一次来上海演出,现在中国古典乐迷的人数在飞速增长,而且他们特别懂得欣赏古典乐。”
从过去的巡演到如今的驻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携手演艺大世界不断提升黄浦乃至上海的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背后则是拉动文旅消费、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创新举措。如今,作为演艺大世界品牌承载区,黄浦区演艺新空间集聚,演艺街区建设如火如荼,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已成为黄浦的显著标识。
——绿色是活力,黄浦滨江魅力四射的运动场。
今年5月16日至19日,位于黄浦滨江的浦西世博园区格外热闹。这里举行了备受瞩目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400多名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项目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来沪争夺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作为国际奥委会新创办的集体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节日型赛事,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是《奥林匹克2020+5》的重要内容,包括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4个大项6个分项的比赛。2023年2月,经中国奥委会推荐,上海启动首届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申办工作。2023年10月12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和布达佩斯获选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主办城市。
为什么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会放在黄浦滨江?
总长约8.3公里的黄浦滨江岸线,记录了上海开埠后历史文化的变迁。老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老码头、南外滩金融集聚带、世博最佳实践区、江南造船厂原址……黄浦滨江岸线可以说是上海滨江最重要的岸线之一。
黄浦滨江的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后,世博浦西园区约3公里的岸线成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诗意栖居的场所。公共开放空间与江岸、近代工业遗存浑然一体,摇身一变成为世博滨江一号船坞滑板公园。公园总使用面积近10000平方米,成为滑板运动员和爱好者们最爱的场地之一。
那为何将小轮车项目也落在黄浦滨江?黄浦区是上海“旱冰场”的发源地。轮滑运动是黄浦区近,40年来精心打造的“一区一品”,20世纪80年代,黄浦区花样轮滑队逐步成为亚洲霸主;90年代初,上海市轮滑运动协会在黄浦区成立;2000年以后,黄浦区引入自由式轮滑项目,开启了运动发展新进程。
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不仅有滑板、攀岩、BMX小轮车三大夏季奥运项目,还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自由式轮滑、轮滑冰球四个亚全运项目。公园还配置了冰雪设施,可以变身冬奥冰雪项目场地。
从2014年明确黄浦江两岸地区整体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要求,到2017年全面打通黄浦滨江岸线的断点,再到今年成为奥运会4个项目资格赛系列赛事的举办地,黄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的城市更新,也见证了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我们正在推动体育运动更城市化、更年轻化、更包容、更可持续,并体现性别平等。上海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巴黎奥运会也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将看到国际奥委会想象中的现代奥运会的样子。
遥远的法兰西塞纳河畔,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圣火已经点燃。东方的黄浦滨江岸边,充满活力与热情的运动场地,见证了运动的激情与快乐,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寄托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未来遐想……
金色黄浦:创新发展勇当先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近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里进驻了众多金融机构,上海也因此被称为远东金融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的黄浦区正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金融业成为黄浦经济的“压舱石”。
2009年,黄浦区开始推动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当年全区的金融业增加值为263.33亿元。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该数据已翻了几番,全区已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7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约占全市70%。在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同时,黄浦依托自身底蕴和优势,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依江傍水的金色外滩正迎接全新挑战。
有三组数字,或许可以一窥近年来黄浦区以金融为基石,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的探索实践。
——乘“1”条免费线路
工作日的早晨7点半,小南门地铁站门口,上班族排起长龙,等候大巴车进站。和公交车不同的是,这路车没有序号,也不用付费,在前挡玻璃的角落处放置着“南外滩金融直通车”字样的标识牌。
等候不到5分钟,车辆进站,乘客上车。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包童斌告诉记者,街道、公交运营单位和沿途用人单位各方协商后,决定用共筹、共治、共享的方式解决该地区3万多上班族“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短短几分钟后,短驳车抵达第一站董家渡金融城站,后门乘客陆续下车,走向绿地外滩中心一栋栋林立的高楼,这里汇聚了他们就职的金融机构。
外滩的金融业一度以传统金融为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开拓空间。在老上海人口中,外滩是指起自外白渡桥,终至十六铺码头的中山东一路的两侧。而近年来,随着物理空间的向南延伸,“南外滩”的说法逐渐流传,所指的就是十六铺以南,外滩“S弯”的南半段,行政上大部分隶属小东门街道,从BFC外滩金融中心一路向南到董家渡金融城的1.5公里滨江沿线集聚了18家总部企业,职工约4.2万人,预计“十四五”末白领人数将突破8万。
“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完全不一样,分别代表着传统和现在。”在董家渡金融城,包童斌对记者说,“金融业态也不一样,除了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外,南外滩还有科技金融等新金融业态。”
——打造“3+3+X”发展目标
今年3月,在黄浦区举行的2024年投资促进大会上,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包括迈瑞医疗、HAI 550、什月技术服务、新东方沃凯德文旅等9个重点项目,涉及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垂直大模型等科创细分领域,涵盖商贸、科创、文旅等“3+3+X”重点产业。
“3+3+X”正是近年来黄浦全力锚定的发展目标,第一个“3”指大力发展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商贸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优势的三大千亿级产业;第二个“3”指加速发展以文旅服务、健康服务和科创服务为新动能的三大百亿级产业;“X”则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对于海内外各类优质企业来说,黄浦区区位核心、市场发达、产业成熟、底蕴深厚的禀赋优势,依然是选择投资和发展落脚点时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核心考量因素。特别是随着近年集中旧改释放的高品质空间载体资源相继产出,为高能级企业入驻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随着黄浦中央科创区的正式启动建设,区域创新氛围将日益浓厚,优秀人才团队纷至沓来。“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黄浦区产业基础深厚扎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欣欣向荣。”他说。
——从“4”个免费工位扬帆出海
6月28日,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英方软件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开业。这意味着,这家最初从4个免费工位在黄浦起步的本土科创企业,在2023年成功上市后迎来又一里程碑,以全新姿态努力在全球市场赢得声誉。
“顺利出海的背后,不仅有企业自身的努力,更依托黄浦区委统战部、黄浦科创集团的牵线搭桥和鼎力支持。”英方董事长兼CEO胡军擎这样说。
13年前,英方软件在黄浦区集成电路孵化基地成立,从4个免费工位出发,专注于数据复制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如今已成为数据复制赛道的领军企业。2023年1月,英方软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数据复制软件企业。
从企业成立之初,英方软件便确立了坚持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之后,英方软件对自主创新的“执着”也延续至今。财报显示,近年来,英方软件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30%以上,并逐步提升。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攀升至37.4%,研发强度居行业前列。
“作为在黄浦茁壮成长的企业,英方软件将扎根黄浦区,依托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资源,围绕行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不断输出领先的数据管理方案,开拓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为黄浦中央科创区建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产业的建设贡献力量。”对于未来,胡军擎充满期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