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5月3日率领执政党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继加拿大选举后,“特朗普因素”也影响了澳大利亚选举结果,成为工党支持率反超的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

根据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3日晚发布的数据,工党预计将获得超过80个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院席位,超过总计150个席位中的一半,获得组建多数党政府资格。反对党联盟党领袖达顿3日晚在布里斯班承认败选。

自由党和工党都承认,“特朗普因素”影响了选情。“这对澳大利亚保守派政党来说是重大打击”,自由党发言人、参议员詹姆斯·帕特森说,“我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是一个因素”。

在阿尔巴尼斯上届执政末期,由于民众对物价等方面的不满,工党的支持率落后于联盟党,直至2月情况都是如此,但随后发生反转。

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关税大棒”,即使澳大利亚这样的传统盟友也未能幸免。选前民调显示,“特朗普因素”成为影响澳大利亚选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民调,48%的澳大利亚选民把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作为最关注的五大事项之一;68%的人认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不利。

阿尔巴尼斯对特朗普政府展示强硬,在竞选中称“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无异于自残”,澳方不会向美国妥协,将坚持自己的政策。他还试图把自由党与特朗普政府挂钩,称自由党领导的保守派政府将给澳大利亚带来“混乱”,“走美式政治道路,让澳大利亚人陷入分裂和内斗”。

多名澳大利亚自由党人士曾在选战期间对路透社说,澳选民对特朗普的厌恶心理的确影响了选情。

加拿大

在加拿大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特朗普因素”的影响下,主张“对美强硬”的加拿大自由党实现支持率的反超,最终在4月赢下大选。

当今年1月初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宣布将辞职时,自由党的支持率正处于一个近年来的低点,反对党保守党在民调上的领先优势超过20个百分点。不过,在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并频发关税和“吞并”加拿大的威胁后,加拿大民调开始反转。

到了今年3月,卡尼当选为自由党新领导人时,两党的支持率已经不相上下。到了4月,自由党的支持率已经反超保守党。在4月28日举行的加拿大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中,加拿大自由党再次击败保守党,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加拿大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连任总理。

有分析认为,卡尼承诺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而且本身有处理经济问题的经验,这让他在特朗普关税威胁以及随之产生的加拿大爱国主义热潮中,获得了更多的好感,并且从其他的党派中吸收到了很多选票。

在“特朗普因素”的影响下,主张“对美强硬”的加拿大自由党实现支持率的反超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 麦克杜格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过去几周的影响,确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局面。他用关税威胁加拿大经济,然后又在社交媒体上,用那些“吞并”言论,威胁加拿大主权。如果没有这些,我认为自由党很难取得现在的成绩。这场选举实际上变成,要选出处理对美关系的最佳人选,而不是聚焦在基础的民生问题上,比如居民负担能力,住房和碳税问题等等。看起来卡尼更好地证明了,他是处理加美关系的最佳人选。

延伸阅读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澳大利亚媒体称,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赢得联邦选举。阿尔巴尼斯将成为2004年以来澳大利亚首位获得连任的总理。

两个月前在民调中领先的反对党联盟党领导人达顿失去议席,成为史上首位失去议席的反对党领导人。

有评论称,与加拿大大选剧情相似,工党在过去几个月实现惊人逆转,“特朗普效应”再次显现。

绝对多数

当天晚间,工党总部响起热烈欢呼。阿尔巴尼斯发表讲话,“怀着深深的谦卑和深刻的责任感”宣布胜利,感谢民众再次给予机会。

5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竞选集会后与支持者互动 图/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预计,工党将获得众议院150个席位中的75席以上,赢得绝对多数。澳媒预测,工党将获得86席。

澳分析人士称,工党保住了每一个边缘席位,有望以“压倒性”多数结束大选;阿尔巴尼斯将成为近21年来首位连任总理。这些都具有历史意义。

种种迹象显示,澳大利亚大选与上月的加拿大大选如出一辙:“特朗普效应”下,竞选轨迹在最后几周戏剧性逆转。

过去三年,工党政府在抑制通胀方面取得成效,但食品、燃料和房租价格仍居高不下。

反对党借此攻击政府,并呼吁选民远离执政党,“让国家重回正轨”。今年2月,反对党领导人达顿在民调中人气领先。

3月底,工党政府按下大选“启动键”,两党都将重点放在民众的最大关切——缓解生活成本担忧上。工党提出减税、医疗补贴等主张;联盟党则承诺降低燃料价格等。

最近一个多月,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震动”全球,民调显示,“应对特朗普”日益成为选民的重点关注。

“特朗普主导了本次选举的轨迹。”澳大利亚政治专栏作家肖恩·凯利表示,其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使得“阿尔巴尼斯的无聊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商品”,促使选民倾向于立场平和的现任总理,而远离他的保守派对手达顿,后者的政策和言论与特朗普如出一辙。

有评论称,从历史纪录看,阿尔巴尼斯的胜利既非同寻常,又在意料之中。

5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竞选集会上致辞 图/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澳大利亚政界有这样一条真理,那就是澳大利亚人经常会给政府第二次机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丽贝卡·斯特拉廷称。

群龙无首

3日晚,联盟党方面气压很低。有评论称,本次大选最大看点莫过于达顿的落败。他失去议员席位,成为史上首位失去议席的联盟党领导人。联盟党将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

达顿稍晚时候承认,他对联盟党的失败“负全部责任”。

达顿表示,他对联盟党的失败“负全部责任” 资料图

外界普遍认为,这位前警官在竞选末期犯了一系列错误,包括令人尴尬的失实陈述、在关键问题上反复无常,推出类似于特朗普、反对多元文化的主张等。

“工党的竞选活动一直很敏锐,联盟党的竞选活动很糟糕。”前政府顾问凯利说,事实证明,选民已经厌倦了冲突。

49岁的堪培拉居民马修·史密斯说,达顿在过去几年发生了转变,变得非常民粹主义。“我觉得他有点像特朗普。他已经将联盟党的自由主义品牌带离轨道。”

三角关系

工党继续执政,它面对的世界已与三年前截然不同。

有澳大利亚学者称,尽管阿尔巴尼斯和达顿都在竞选中尽力回避国际问题,但澳大利亚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管理华盛顿、北京和堪培拉之间的战略三角关系。

美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安全盟友,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自2023年以来,阿尔巴尼斯政府推动缓和与中国的关系,阿尔巴尼斯成为近年来首位访问中国的总理。

如今,澳大利亚所依赖的国际秩序正受到冲击,新一届政府需要做出适当回应。它能否以缓慢但稳定的步伐,带领澳大利亚度过可能旷日持久的全球贸易动荡,延续多边平衡的外交路径,同时推行其一系列进步的国内议程。外界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