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莫言为自己的新作《晚熟的人》做了一场线上新闻发布会,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自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许多人也只是了解到他的大名,但从未真正走进过他。 这次的线上发布会,可以说是莫言的第一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新书,毕竟相较于现在一些年轻的作家来说,莫言应该算是一位长者,这样的形式也不是他们常常接触到的,也许老一辈先生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执拗,毕竟换种方式会让他们觉着不自在,但是第一次线上发布会的莫言却表现得十分自然,并且还金句频出。

直播中莫言就这样给自己的新作进行了“素描”。莫言坦言,“《晚熟的人》采取的视角算不上新鲜,就是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的知识分子还乡的视角,鲁迅写过,欧美作家也都写过,其中更不乏经典。莫言说,到了自己的书里就是,“我在高密出生、长大,若干年后回到了这里。变化的地方在于我这个人有了变化。我和30年前,甚至和8年前都不一样了。”也许好的作品确实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生活的感悟,就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生活可能就是最好的老师。 2012年,莫言一举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样的荣誉让他一时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成功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成为了风靡全国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一些旧的作品也多次出版发行,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但是关于莫言的争议其实一直没有停止,有人认为他的作品低俗,也有人表示他的作品看不懂,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大多数的人可能连他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只是人云亦云,毫无根据。莫言笔下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的农村环境,也许正是那一辈的人贴近生活,才让他们写出了如此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成长于土地之上的作家 1955年2月17日,莫言(管谟业)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 山东这个地方是不少作家故事创作的题材,也许是因为故乡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太多故事性,让许多作家对这里有着独特的寄托,但成长于这里的莫言可能是饱受了生活的艰苦。

莫言出生的时候,家里正是为了生计苦于奔波的时候,而且正赶上天公不作美,生活本就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许多人其实连一口温饱的饭都很艰难,但在这样的年代里生活下来的人一定会有自己坚强的品格。 莫言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晓记》《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正是这些作品给了他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外出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书籍反而成了了解世界一个很好的手段,当然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给他勾画了一个精彩的文学世界。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因为时代的原因而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在这期间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一时期知识份子的执着,在精神极度空虚的情况下,精彩的书籍成了他们极好的消遣工具,让精神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慰藉。

其实,回顾一下中国不少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他们一定会有一段特殊的成长过程,生活在农村的他们反而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他们将农村的生活加工塑造,构造了一个精彩的书中世界,而这一切也正是莫言的成长生活,所以他们的作品常常会有着乡野气息。而反观今天大多数的鸡汤书籍来看,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内涵,有着对于这个世界的直观认识。 1976年,莫言选择进入了部队生活中,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他也看过不少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等。俗话说要想创作必须得有见识,在阅读大量书籍之后,莫言也就有了自己的写作感悟。

1981年5月,莫言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成为莫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可能这部作品是充满青涩的,但对于莫言来说应该是难忘的,因为这是他勇敢迈出的第一步。 走上巅峰,终摘诺奖桂冠 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同年,冯牧在北京华侨大厦主持莫言创作研讨会,汪曾祺、史铁生、李陀、雷达、曾镇南都高度评价了《透明的红萝卜》。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天才作家诞生的一个重要信号。

1988年秋,莫言参加了中国作协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办的研究生班,在鲁迅文学院期间,莫言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酒国》,被葛浩文誉为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中国小说。这段时期也是莫言作品蓬勃爆发的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莫言很重要的一个创造期,长时间的积累让他收获了创作的灵感,成了文学界一颗闪耀的新星。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译本中短篇小说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国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翻译。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这也是莫言作品走出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声音,莫言的名字开始在世界文坛上显现。 之后,《红高粱》、《酒国》也被陆续翻译出版到了国外,让国外认识到了这位充满创作力的中国作家,这也许也为莫言打开了新的大门,也让他有了接触诺贝尔奖的机会。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也真正开始在世界上显现,也让不少中国人知道了莫言的名字以及他的作品,毕竟此前的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莫言还是不甚了解。 成名之后的莫言,大受追捧 当莫言获诺奖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不少人的心中是极度不平静的,因为这对于中国知识界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打开了中国人新的大门。

之后,莫言的作品陆续被加版发行,因为许多人慕名想要一睹他作品的真言,而这对于出版商来说,确实是一个好的市场,尤其是莫言的获奖作品《蛙》更是被无数人讨论,想要尽可能地读懂莫言的精神世界,尤其是他通过笔构造出的那个精彩的人间社会,许多人的文风也被他所影响,成为当时的一股潮流。 但是,也会有一些很可笑的事件。成名之后的莫言成为流量的代表,不少公司、机构等都要求他去做演讲,公司人手一本《蛙》,但是真正读的人却没有几个,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是莫言想看到的,文学作品自然是要洗涤灵魂的,好的作品也要碰见优秀的读者,但对于传统文学不太感兴趣的年轻人,这也是一种遗憾。

纵观莫言的创作,他是以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由从民间撷取的粗鄙语言与独白式的“ 高雅”语言相混杂,努力发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 使自己的小说创作具有了狂欢化风格的先锋色彩。 灵魂的相和也许才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呼应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