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情感史诗剧《生万物》中,费家少爷费文典回到天牛庙村后,他首先劝说费左氏给佃户们永佃权并减租减息。
费左氏不理解,她说自己不是大山,她只是费文典的嫂子。

费文典不但劝说费左氏,他还下到农田,给农户们讲解道理,发动农户。不过,当费文典来找铁头合作时,铁头很不屑,因为费文典是财主家的儿子。
铁头家是佃户,他理解不了作为少爷的费文典,为何会支持佃户们。
不但铁头不理解费文典的行为,一些观众也表示不理解。


费文典上过新学,有很多新观念,可是,就算他有新观念,也不至于支持农户们和自己家作对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县农协主任杜春林,也是财主家的少爷,杜春林不但组织农协,他还联合了宁可金等一起去攻打县衙。
杜春林去天牛庙村见宁可金的时候,他劝宁可金带着队伍加入抗捐抗税,反对贪官的行动。
绣绣一见杜春林,就看出杜春林是一个面善的人,是一个干大事的人,所以当她知道杜春林请大脚去县城做事时,绣绣是一千一万个支持。

大脚没去县城做事,但宁可金带着自己的队伍去了。并且,向杜春林开枪的那个团总,还是宁可金打死的。
费文典回天牛庙村做的事,杜春林家肯定早就做过了,不然的话,费文典就不会跟着杜春林走了。
财主家的少爷们发动农户,让自己家给佃户们永佃权并减租减息,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敌人,这些敌人就是军阀和各路衙门里的贪官。

《生万物》的故事,开始于1926年,费文典回天牛庙村的时候,已经是1927年了。在这个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再加上贪官们层层盘剥,以及土匪们四处横行,财主、佃户、有地的农户们,负担是非常重的。
财主们负担重,必定会转嫁到佃户身上,佃户们没有了生计,不是去当土匪马子,就是要造反了。
同时,土匪马子抢掠勒索的主要对象,还是财主们。封四加入土匪后,他带着胡三去勒索的,就是财主潘小鬼家。
当然了,土匪马子们的劫掠对象,也不仅仅是财主们,他们什么样的人家都抢、都勒索。

除了军阀、贪官和土匪外,财主和有地的农户们,还有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外国资本。
外国资本生产的工业产品,对当时的国内工商业和手工业来说,是碾压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想转型工商业的财主和从事手工业的有地农户,将面临巨大挑战。
但是,光靠财主和有地农户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对付这么多、这么强大的敌人的。
在这种形势下,财主、佃户、有地农户,只有建立一个共同体,才拥有强大的力量。

佃户的数量最多,佃户们有了永佃权,心里就踏实,财主们减租减息,佃户们得到的就多。有了这两点,再加上通过讲明白道理动员起的有地农户,这个共同体就可以向军阀、贪官和土匪马子开战了。
除了这些外,佃户们得到的好处多了,手头有余粮余钱了,那些从事工商业的财主们,他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也有了更多的销路。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费文典主动劝费左氏跟着农协走的主要原因。而这条道路,就是大家一起过好日子的道路。

当然了,也并不是全部财主和财主家的少爷,都有这样的见识和眼光的。
在打贪官问题上,宁可金能和杜春林、费文典他们一致,但在永佃权和减租减息问题上,宁可金的认识,就不够了。
宁学祥这样的财主,包括大脚的爹封二,都是精明算计和无比抠门的。但是,他们的精明算计,都是小算盘,是长久不了的。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干预的话,宁学祥和封二的地会越来越多,但最终还是会被地反噬。

铁头的性格比较偏激和极端,由他带头搞永佃和减租减租,他一是说不明白道理,二是行为容易过火过激,最后导致矛盾激化,反而会破坏了共同体的整体利益。
宁学祥、封二、铁头追求的都是局部最优,他们的知识和眼光,决定了他们很难去达成全局和整体最优。
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还得靠杜春林和费文典这些思想先进者。

费文典这个角色,做事还行,但在感情上却太软弱太不负责任了。如果苏苏在《生万物》后续剧情遭遇不幸的话,费文典估计要被观众们骂惨了。

大脚没有去县城做事,的确有些遗憾。但是,大脚和绣绣,他们俩跟着自己的良心做事情,他们逼迫封二把地还给了铁头家,他们没有趁着宁学瑞家的困境,去低价收购人家的地,他们俩在无意中,做到了整体最优。

生万物、万物生,大地无私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人,所以才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生万物》中那些让观众们尊敬的角色,都是从全局和整体最优来决定自己行为的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