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发文称:

“这则报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快讯,在正文中,没有提科学家来自哪个国家,以及科学家的姓名。而是在发布的现场照片说明中,提到‘三名获奖科学家的照片和名字显示在大屏幕上’”。

“而去年在报道每项诺奖公布时,是提到获奖者的姓名以及来自国家的——这其实也是历年报道的常规做法——不报道获奖科学家姓名、国家(国籍),就如体育新闻报道‘一名运动员获得100米比赛冠军’一样,缺乏最基本的新闻要素”。

原来,在当地时间10月6日,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与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后,新华社记者所发的快讯中,就如熊丙奇所言,只称“三名科学家获奖”,但对三位的姓名与国别却只字未提。

有网友在评论中称:如果这是中国科学家获诺奖,我们的新闻人会如此编写消息吗?甚至是我们“遍天下的朋友们”——如俄国、朝鲜、古巴、越南等国科学家获奖,也会这般报道吗?

看来,新华社这次的报道内容与方式,引发了一些人的猜疑。

不过,也有网友言:不是常说“科学无国界”吗?所以,咱们报道时不提他们是哪国人也正常吧。

但也有人反问道:既然承认“科学无国界”,那就大大方方地报道美国、日本的科学家获奖,对我们又有毛的影响呢?

表面上看,大家在争论的是一则消息报道的内容与方式,但其实,一如学者熊丙奇这样,公众则是将此扩展到了科学文化影响力,以及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对立之高度上去了。

也就是说,熊丙奇或网民的感受中,连科学新闻都只是向着“政治正确性”看齐,却将新闻最大的生命力——“真实性”给放在了次要位置,这种一切都在“泛政治化”的倾向,确实令人感觉有点落伍了。

最起码,这折射出我们一些人的虚妄自负心态在无端爆棚之后,其实面对真正的现实世界时,天然的不自信心态,却又开始表露无遗了。

比如,在文化方面,最近一些年来,国内一些非历史研究的学者、专家和网络自媒体人,兴起了一股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与历史的倾向。

比如,把西方历史中很多重要发明创造的事物,归源于中国的《永乐大典》;甚至说英语就是来源于汉语等等。

还比如,在中国当代社会不断发展之下,一些人在我们曾大幅落后的现、当代科技方面,也开始显现出唯我独尊、唯我独大的“暴发户”心态。

比如,像一些所谓学者的什么“中国已清场式遥遥领先”;“中国两小时就能团灭美国航母”;“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等等。

首先,说我们中国越来越发展、愈来愈进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因此应不断树立各种自信,当然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这也是建基于一定现实基础之上的真实自信。

其次,中国人在进入近现代以来,遭受到史上最大的外敌入侵与殖民,特别是在现当代文明社会的环境中,人民的觉醒与“站起来了”之后,相比上下五千年中,处于君王君临天下之下的中国百姓,开始有了历史性的民族主义、平民主义思维的觉醒,则普通中国人对于民族自信的要求与提升,也是一种现实发展的必然与需要。

但是,我们的民族自信应奠定于怎样的基础之上呢?仅是靠教育、宣传之术的灌输吗?这些当然也可以有,可是,这却仍是末,而非根本。

当代国家的人民树立民族自信之根本,并不是封建或皇朝历代的统治有多么悠久,甚至是其中泥沙俱下、有精华亦有糟粕的文化曾有多么久长与深厚,而只应该是现代国家的发展中,能否让人民活出尊严与幸福!——这,才是一个当代民族国家中的人民,真正产生出自信的无限源头与终极所在!

最后,我们的民族自信,并非主要建立在与他人的对比之下——无论他国强大与否,他国人民幸福与否,这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是否发展、强大与幸福的最重要参照物或对比标准。

所以,别国发展得不好,我们也不必幸灾乐祸——无论其与我们的政治制度、立场、意识形态如何趋近或不同。

而别人发展得好,我们也理应善意地祝福,就如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获得诺奖,送出我们的祝福,难道不是很正常、很人性的事吗?

如果我们在报道时,竟然连他们的名字、国籍都不愿意和不敢提及了,这难道能说明:我们真的有了“清场式遥遥领先”的民族自信吗?

事实上,只要稍有些科学常识的人,都会大致能明白——如果说我们在科技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将世界科技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我们的实用技术方面,因为有着体制与规模化优势的我们,确实已让全世界能够刮目相看了。

但仍不得不承认的是,毕竟我们的现代科技发展历史较短,在极为重要的基础科学方面,我们其实与世界上仍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从我们获得诺奖的多少上,也是一个以资证明的重要信号!

且不言科技强大的美国了,只说我们的近邻日本,仅在进步21世纪以来的25年间,就已获得过20个诺奖,也多少能说明一些现状与问题吧?

毕竟,科学类的诺奖,其份量还是很难否定的——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有了此类发明创造,也会像屠呦呦那样获奖,而不会如莫言获得文学诺奖那样,要被一些人质疑是“西方的政治操作”了。

现在的互联网上,像“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虚心使人进步”等等伟人的教导,其实,早已被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狂热民族主义者抛之脑后了。

我们当然要看到中国的不断进步,但也不要因此遮蔽了双眼,为了所谓的民族自信,当看到别人的成功,却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遮掩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这显然无法酸出真正的民族自信来,而只会将自己泡在满是醋的坛子里往上观天,但最终不仅会腌软了自己,再也爬不出去——更会让自己误以为:坛中醋,就是最大的“海阔”;坛子口,就是全部的“天空”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