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小米集团于5月23日公布了万众期待的第一季度经营报告。去年至今,小米凭借Xiaomi 14系列,在饱和拥堵的高端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配合首款新能源车SU7,成功将“高端化”的小米形象,烙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

反映到财报中,一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在业绩发布前的数个星期内,已有不少金融机构对小米Q1前景表达了看好态度。其中,瑞银预计小米一季收入同比增长25%至744亿元(人民币,下同),非国际会计准则净利润升51%至49亿元。

而实际上,情况还要更好。资料显示,期内小米集团总营收达755亿元,同比增长27%,超过整体预测的735.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1%,超过预估的51.3亿元;毛利率达到22.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分业务板块看,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32.9%。毛利率为14.8%,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1%,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19.9%。同期,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14.5%。

Q1业绩如此亮眼,接下来经营指标有什么指引?小米如何抓住这波增长契机?是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出海、出海,小米扩张海外门店

其中,作为主要支柱的智能手机业务方面,从去年开始Xiaomi 14系列销量长青,令小米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突破4000万关口。

根据财报,小米披露的Q1手机全球出货量为4060万台,同比增长33.7%,较少于分析机构的预测。此前根据Canalys发布的报告,小米集团2024年Q1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4073万台,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份额13.8%,蝉联全球第三。

但另一个角度,小米已卡在“前三”这个位置上超过5年,何时能实现“全球第一”仍是未知数。

同时,期内由于内存物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手机业务的毛利率较2023年全年提升不算明显,增幅0.2%到14.8%。而在Xiaomi 14系列推出的首季(即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该业务的毛利率曾达到16.6%。

重要背景还有,小米手机在国内正面临荣耀、华为、OPPO、苹果、vivo等品牌的强力“围剿”。IDC发布数据显示,小米Q1在国内的出货量已掉出前五,小米不得不进行一些让利。

目前(5月23日),在618购物节的推动下,小米京东自营店内Xiaomi 14的16 GB+1TB版本,价格已降至4575元,“丐版”价格已降至3879元左右。

此前雷军曾表示,小米手机要在2024年突破6000元到1万元价格段,这个重任目前压在有望于今年三季度全球发布的折叠手机MIX Flip上。

但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仍对小米手机在全球范围的冲量感到乐观。他在同日举办的季报业绩会上提出,预期二季度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不低于Q1。

而整个上半年,出货量保守估计同比增长1500万台以上,因此就算下半年不增长,全年出货量仍能超过1.6亿台。资料显示,2023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6亿台。

另外,小米手机的“高端化”此时此刻仍主要着眼于中国内地市场。卢伟冰指,公司已“在大陆完成了手机高端化方面的阶段性成功,并且成功占有了4000元到6000元价格段。”但在海外一些小米已有较成熟部署的市场,例如欧洲,“高端化”仍在初级阶段。

卢伟冰称,接下来会针对这类市场改善产品结构。另外,对于一些新兴的市场,例如非洲,施行的战略还是主要瞄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力求全部做到20%市占率以上,目前小米在中东已达成这个目标。

对于IoT业务来说,出海也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国内残酷的竞争已令其增长失去想象力,海外市场是一片明显更有前景的蓝海。

该业务过去几年在国内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成为集团内部增长最快速的业务,尤其在耳机、平板和智能电视上做出了突破。截至目前,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量已增至7.86亿台,同比增长27.2%。

其中,2024年Q1,小米TWS耳机的全球出货量排名已升至第二,中国大陆地区更是第一。同期,平板产品全球排名第五,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三。智能电视方面,小米(含红米)亦已成为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国内出货量第一的品牌(Q1,2023年全年市占率为21.2%,排在第二)。

近段时间,空调、冰箱及洗衣机组成的智能大家电系列也有出色的表现,通过“性价比”抢占了过去不少传统主力品牌霸占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24年Q1,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6%。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69万台,同比增长63%;冰箱产品出货量超53万台,同比增长52%;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36万台,同比增长47%。

卢伟冰透露,目前非手机业务大概已占到小米国内业务收入的50%,但这个比例在海外业务还不到20%,因此会积极启动智能大家电的有序出海。

与之搭配,小米会启动对海外小米之家门店的转向投资,目的是将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新零售模式,在海外市场进行复制。另外会在国内外现有门店,重新构思货品逻辑,全面往“人、车、家”上靠。

“今年仅仅是我们IoT业务爆发的第一年。”卢伟冰说,小米之家在海外的扩张,将为IoT业务提供助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向征最新已证实离职。资料显示,向征于2018年4月加入小米国际业务部门,为小米的出海之路出力颇多,此前曾被认为是小米的核心决策团队成员。目前,其离职的原因和影响未知。

SU7爆火,小米重金砸向智驾

虽然小米一季度业绩未能体现小米汽车数据,但这项业务仍然成为业绩会焦点。

在小米新推行的“人车家”生态中,车已经成为缺一不可的一环。小米新能源的出海,或许指日可待,就算雷军此前曾表示,小米汽车未来三年里会100%聚焦在国内市场。

虽然其第一款车SU7的正式上市,才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但它的火爆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来自财报资料,截至2024年4月30日,Xiaomi 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到88063辆。而截至5月15日,Xiaomi SU7系列累计交付新车达到10000辆,目标是到6月单月新车交付量超过万辆。

卢伟冰称,小米汽车工厂很快会开启“双班模式”。交付方面,10万台交付是保底目标,挑战的目标是全年交付12万台。

另外,卢伟冰确认小米汽车目前确实正在研发新车型。目前市场消息,小米汽车下一款新能源车将是SUV。

与之同时进行的是,小米将对智能驾驶加大投入,据悉2024年预算大约是15亿人民币,而整个第一期投入会达47亿元。

卢伟冰形容,对于智驾小米是“果断而坚决的”。今年年底,小米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工程师团队将计划扩展到1500人,2025年扩展到2000人。

其还称,小米计划在5月,在1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并计划8月在全国全面开通城市NOA。

最新消息,前图森未来中国CTO王乃岩也将加入小米汽车。据悉,王乃岩此前主导图森未来中国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同时负责L2级辅助驾驶、L4级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落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