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杨宇栋在发言时表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当前“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依然存在,出现“进工厂不受待见”的就业趋势。因此,要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产业工人竞争力“强起来”。
技能,不仅是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基础,更是国家在世界上站稳的重要条件。德国的制造业为什么强大,日本为什么在很多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瑞士为什么在手表等领域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台积电、三星、英伟达等为什么能够在芯片领域具有很强的控制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和企业具有极强的技能战斗力,有着其他国家和企业所没有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也绝不是极少数能够从事他人所不能从事的尖端技能,而是一个整体,一个高技能素质的整体。只有宝塔尖、没有宝塔底座的技能队伍,也是不完整的,是不可能真正让企业和国家的制造水平、创新能力、创造动力提升的,是不可能具有真正强大的竞争力的。中国的制造业门类齐全,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整体不错。但是,中国在生产高端、高档、高竞争力产品方面,又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原因就在于,员工的技能水平跟不上,员工的整体技能条件不足。
也正因为如此,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壁垒,就必须高度重视技能队伍的培养,让“技能至上”在广大年轻人身上扎根,让“技能至上”成为中国制造业腾飞的翅膀,让更多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的理念。
要想让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理念,就必须让技能人才腰杆子挺起来。殊不知,在目前的人才结构中,技能人才仍然是“弱势群体”,不仅在职称评定、干部选拔、政治待遇等方面还与其他人才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收入方面更是差距巨大。特别在语境方面,只要技能人才的收入高一点,就会出现诸如比大学生收入还高等方面的议论,感觉技能型人才天生要比大学生低,天生不能超过大学生。如此境况,又如何让年轻人愿意成为技能型人才呢?又如何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呢?因此,必须从各方面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和水平,让技能人才有一种自豪感,让技能型人才能够把腰杆子挺起来。
要想让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理念,就必须改革大学培养体制。现行的大学培养体制,目标就是扭曲的、方法是错误的。过去,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有自己较强的专业。即便不是技能人才,但进入到企业,由于专业水平高,都能当技能人才使用。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万精油”,专业水准越来越差,自然,也就无法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作用了。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大学人才培养体制,每所大学都必须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好专业。否则,在考核评比中就不能列入好大学行列。
要想让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理念,就必须打通工程师与技师之间的通道。在现实生活中,工程师是“白领”,技能则是蓝领。“白领”与“蓝领”之间,各方面的待遇都相差很大。自然,年轻人就不愿上技能型学校,也不愿做“蓝领”。因此,必须打通“白领”与“蓝领”之间的通道,使两者在待遇上不分上下。也只有这样,年轻人才不会排斥当技能人才,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一头。
要想让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理念,就必须建立全社会技能培训体系。除了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之外,还有很多不能上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人,特别是农民工。如何让他们也都能在技能上得到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全社会技能培训体系、开放式技能培训体系、终身技能培训体系,让每一个人都有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机会,让技能人才始终能够跟得上发展的脚步和科技进步的步伐。
总之,要想让年轻人树立“技能至上”的理念,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技能培养和使用的环境,要让技能人才看得到希望、等得到机会、看得到未来,让他们的家人不为孩子是技能人才就被人看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