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足够高,便能“任鸟飞”;
海足够阔,便能“凭鱼跃”。
心足够宽,生活便无难处之事。这一路上,走过泥泞走过风雨,让自己看惯了世事无常,也尝尽了人情冷暖。
看透生活的本质后,才明白往后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面对无常,随遇而安;遭遇非议,静而不争;求而不得,那就放放。
01
面对无常,随遇而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当年因改革失败,从一朝大臣被贬为边陲小官。
当地知县对他百般刁难,先是逼他搬出衙门,住去城南。
没想到刘禹锡不仅不气,反而觉得面江而居,景色怡人,当即以“白帆”为题,撰对联一副贴于门上。
知县气急败坏,又心生一计,令他搬到狭小的城北,看他如何江前观帆。
然而,在刘禹锡眼里,城北房虽小,但坐落河边,岸柳成行,别有天地。
他又即兴赋诗一联,“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火冒三丈,最后把他安置在城中一闭塞荒凉之地。
这次无帆、无河、无柳、只有一桌一椅,和一张床。
没想到,面对如此家徒四壁之境,刘禹锡灵感大发,写下了格调轻快,传诵古今的佳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从宽敞明亮的府邸到四处阴翳的破屋,这中间的落差,犹如沟堑。
面对荒凉的处境,有人选择自怨自艾,有人选择“既来之则安之”,而刘禹锡是后者。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易经》中曾说:“曲成万物而不遗。”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人行与世,能攀高峰,亦会遇到低谷。
遇困境时,我们应该像溪流一般,不执着于眼前的险阻,拐弯前行。
哪里有路就往哪里去,处处是风景,时时安自心。
看似随波逐流,但只要心怀远方,哪怕曲线前行,最终也定能汇入大海。
而蓦然回首之际,曾经的那些弯弯绕绕,风沙雨雪,都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02
遭遇非议,静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有一次,张大千先生在英国举办画展,在参观者的盛情邀请下,他挥毫落纸,即兴创作了一幅牡丹图。
即将收笔时,他含了一口茶,喷洒在画上,牡丹瞬间绽放,尤为动人。
众人叹为观止。
唯独一名英国画家,走上前来,对张大千嘲讽道:“原来中国画家就是用茶水喷画,这也能叫艺术吗?”
面对这咄咄逼人的挑衅,所有人都在等待张大千的回击,没想到,他只是笑笑,一言不发的收拾桌子。
事后有人问他,“这明明是中国画中的冲墨法,您为何不多说几句,必能让他理屈词穷。”
他却说:“我无需同他争论,如果他真对中国画感兴趣,将来一定会明白中国画神奇的手法。如果不感兴趣,我解释也是徒劳。”
作为大师级的人物,张大千不仅画技高超,处事智慧也胜人一筹。
许多人总以为面子是争来的,功绩是夺来的。
为人处事中,生怕败口舌之争,落一时之后。
但正如老子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意思是万事万物老天自有安排,遇事不必强行辩驳,反而更容易取胜。
君子和而不同,每个人想法千面,一味争辩,反而会被当成诡辩。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面对非议,不如坚持取悦自己。
当你心中有山海,眼中有远方,自能把控内心,不困于他人的言论,不迷恋短暂的胜利。
所谓“仁者无敌”,正是如此。
03
求而不得,那就放放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道德经》
与其欲求圆满,不如懂得放弃,盈亏参半才是人生常态。
网上有一个渔夫的故事:
有一个渔夫是时运极佳,每次出门捕鱼,都能满载而归。
这天风和日丽,他像往常一样出海,捕鱼刚刚进行到一半,突然狂风将至。
眼看马上就要下起倾盆大雨,渔夫心知他的小船不能在海里逗留太久。
但又愈发觉得可惜,因为再捕一点鱼,就能像平日一样,装满整个渔船。
如果现在回去,总觉得不够圆满。
于是,渔夫决定赌一把,冒着风雨,再撒最后一次网。
然而就在他渔网满载,收网之际,狂风骤雨接踵而来,巨浪翻滚,他的小船被打翻,渔夫和鱼瞬间都被海浪吞没。
渔夫不仅没有满载而归,还为此付出性命。
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求而不得之时,与其强撑硬扭,不如取舍有道,才是明智之举。
有时候生活太累,也许只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
在这个人人想赢的时代,比起咬紧牙关的坚持,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平庸和解的智慧。
适时放弃,不是无能,身子越轻,越易前行。
得不到的梦就放放,过不去的坎就歇歇。
求而不得是常态,不够圆满才是生活。
林清玄曾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人的一生总是由各种意外组成:
突如其来的困难、猝不及防的嘲讽、求而不得的遗憾……
若沉溺其中,只会压垮自己。
面对逆境,不妨做一个大气的人,洒脱起来。
正如林徽因所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刚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