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岁丧父,3岁又失去母亲,至此,相依为命的人只有继父。

但命运似乎有意刁难他,13岁那年,视他为己出的继父也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偌大天地间,他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只能独自一人在山里生活,可是即便日子艰难到让人落泪,他也从没有抱怨过。

他不但努力生活,还拼命读书,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他就是韦仁龙,他背后到底有着怎样让人泪目的故事呢?

广西男孩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以707高分考上北大

01

2001年,韦仁龙出生在广西一个偏远的山村。

他不是天赋异禀的天才,也不是含着金汤匙降世的幸运儿,他出生在泥泞和贫穷中,家里的生活条件可以用艰难求生来形容。

在韦仁龙一岁时,父亲外出打工,不幸意外身亡,母亲只能带着他改嫁。

继父虽然不善言辞,可是为人善良,对韦仁龙更是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自从韦仁龙和母亲搬进新家后,日子才稍微好转,继父努力赚钱供养母子俩。

可命运无常,韦仁龙三岁时,母亲又被肺癌夺走了生命,他成了让人怜惜的孤儿,只能依靠继父韦双锦生活。

韦双锦虽然只是一个靠打零工为生的农民,但他用行动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大爱,他努力赚钱,继续供养韦仁龙读书。

广西男孩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以707高分考上北大

可是命运却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在韦仁龙十三岁时,继父也病逝,留给他的,是一间快塌的土砖房和一地鸡毛的人生。

可是,韦仁龙没有选择进孤儿院,也没有去投奔亲戚。他说,亲戚家里也很穷,他不想拖累他们。

于是他留在山里,靠捡垃圾、挖野菜、采八角边谋生边上学。

有时饿了,他就在烂水果摊边守着,等摊主准备扔掉时,他上前要一两个吃。

这种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绝境,但韦仁龙没有崩溃,他甚至说过一句让人心酸的话:“书是精神食粮,饿了看看书,就不饿了。”

这不是浪漫主义的表述,而是一个孩子对抗饥饿的真实办法。

02

如果没有人关注韦仁龙,他很可能就这样默默长大,也可能在高中前就辍学,一辈子都过着贫苦的生活。

但他的执拗很快被学校老师发现了,校长得知后,迅速为他申请了补助,全校为他募捐。

再加上有节目曝光了他的故事,韦仁龙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才算勉强稳定了求学的资金来源。

广西男孩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以707高分考上北大

很多人感动于他吃苦耐劳,但这也说明了另一个更加残酷现实,很多农村孩子的命运,只能靠自己去改写。

虽然得到了帮助,可是韦仁龙并没有放松,他依然埋头苦学,因为继父说过:“你只有努力,才能爬出大山!”

这一次,命运没有亏待韦仁龙,最终他以707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北京大学。

可是这个成绩的意义,不仅是名校光环,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

03

韦仁龙并没有在获得关注后躺平,他始终坚持学习,节省每一分钱,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但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不是聪明,而是自律。

这也是很多寒门孩子的共性,因为他们的生存资源有限,如果不自律,不拼命,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

如今韦仁龙已走出大山,不过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却早早地淡出了公众视野。

他不炒作,不直播,不消费悲情,这本身就很值得尊重。

广西男孩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以707高分考上北大

他不想再让自己的苦难变成流量,他更想靠知识和自身努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相信韦仁龙一定做到了,不过我们回看他的人生经历时,不应该只是感动和泪目。

我们更应该问一句:为什么有些孩子想要上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吃得饱”的问题?

如果不是他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如果不是刚好有记者拍到他的故事,如果不是遇上了那个愿意为他奔波的校长。

也许韦仁龙现在,正在某个工地上搬砖,或者在某个夜市里摆摊。

所以说,他不是成功的模板,他是社会结构裂缝中,侥幸没有掉下去的那一个。

04

韦仁龙用行动回答了寒门到底能不能出贵子这个问题。

答案是,他做到了。

韦仁龙没有辜负继父的期待,更没有辜负那些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广西男孩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以707高分考上北大

相信未来的韦仁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一定会选择披荆斩棘,最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而从韦仁龙的经历中,我们也会获取一种力量,一种不认命的力量,哪怕面对的是天崩开局,也一定要有逆天改命的勇气。

#头条深一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