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再次通过媒体火力全开批评欧洲盟友:“欧盟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中俄,而是源于其内部政策的失败”。万斯这番言论,说是在替中俄“仗义执言”一点都没毛病,因为至少可以让欧洲民众意识到自己被布鲁塞尔那些政客给忽悠了,清楚祸害欧洲的不是政客们口里的中俄等国的“威胁”,而是他们“失败”的内部政策所致。
罕见,万斯日前在北约会议上为中俄“仗义执言”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万斯首次在欧洲替中俄“申冤”了,他之前在参加慕安会期间,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让当时的很多欧洲政客恨不得“暴揍”他一顿。诚然,万斯这话说得没错,如果欧洲没有去挑衅他国,谁会吃饱了撑着去对付欧洲呢?所谓“中俄威胁论”,实际上就是在欧洲衰落之后,一些欧洲国家政府为掩盖自身的无能而制造的一种假象,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欧洲内部因外交政策出现分歧而导致分裂,从而给了美国控制欧洲提供可乘之机。
一些欧洲政客刻意制造与中俄的意识形态斗争,本身就是引发俄乌冲突长期化,以及中欧发生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在欧洲因同时与中俄交恶,导致其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和安全环境严重恶化之际,作为他们最主要盟友的美国,在这敏感时刻不是伸手拉他们一把,而是落井下石对他们进行打压,其中就包括让欧洲成为解决俄乌冲突“旁观者”,以及挑起对欧关税战等等。
受特朗普推行单边保护主义政策影响,欧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由此可见,美国这时候替中俄尤其是中国“说好话”,并不代表他们自己就会放弃意识形态偏见改善对华关系,而是华盛顿刻意扶植欧洲极右翼势力,挑起欧洲内部矛盾的一种做法。显然,对美国而言,一个分裂的欧洲,最有利于他们对欧洲的控制。因此,美欧同盟现在可以说是貌合神离,他们虽然还会继续一起开会密谋祸害世界,但关税,冲突、军费和领土等分歧的存在,让双方之间龃龉不断 ,同盟关系的裂痕也在不断扩大。
美国对涉及欧洲利益问题只字不提,但在要求欧洲承担的义务方面,却唠叨个不停。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防长赫格塞斯等人,分别利用参加北约系列会议的机会,再次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必须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以上。美国希望欧洲盟友增加军费,谁要是认为他们是“有心”帮助盟友实现防务自主,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更多安全上的责任推给欧洲,同时迫使他们拿出更多的军费购买美国武器。
为避免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被边缘化,一些欧洲政客开始寻求对俄接触
不过,令美国可能没想到的是,今天的欧洲已不比昔日。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后,其推行的一系列极端政策,促使欧洲独立自主意识达到了自冷战结束后的新高度。原因其实也不难解释,在特朗普执掌下的美国,不可能再与以往那样“荫蔽”欧洲,相反,现在的这个西方“老大”,正在逐渐变成破坏西方的“敌人”。当前的美国在破坏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观”方面,比俄罗斯等对手更狠。因此,出于对美国的怨恨,美国近期提出的很多要求,例如增加军费等,欧洲都不再买账。
相反,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发起一场“关税世界大战”,让欧洲各国对外贸易因此遭受重创。由此而引发的结果,就是欧盟因深受其害,正逐渐加入国际“抗美”国家的行列。为此,欧盟为应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他们不但正着手制定反击美国的计划,同时还在近期重启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谈判,力图扫清中欧经贸合作的主要障碍,与中国联手一起抵抗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挑衅。
美国存心破坏欧洲团结,可能会成为中欧关系改善的契机
另外,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为了避免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被边缘化,正寻求与俄罗斯进行接触,这对削弱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主导地位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美国为了制造欧洲内部矛盾,罕见为中俄“仗义执言”,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会成为改变欧洲对中俄的错误认知,促成各方关系改善的一个契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