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的雪中送炭,换来的却是莫迪政府的忘恩负义,被狠狠上了一课的伊朗,总算是回过味来了。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日前亲率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这不仅是他就任伊朗总统以来首次访巴,也是自6月的以伊冲突结束后,佩泽希齐扬首次正式出访他国。
对于佩泽希齐扬的来访,巴基斯坦也是高度重视,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亲自在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空军基地,为佩泽希齐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明确表明了与伊朗深化合作的态度。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亲自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
双方此次讨论的首先是经贸问题,双方已经同意,要将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每年30亿美元,提升至每年100亿美元。
另外,巴基斯坦此次还明确,他们将会支持伊朗和平开发核能。相对应地,伊朗则感谢巴基斯坦在以伊冲突之中,坚定地站到了伊朗这边。
佩泽希齐扬的感谢背后,其实是伊朗在南亚方向上进行的一次战略调整,是要重新平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在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中东、南亚局势持续变化,伊朗的外交也经历了多次的微调。
【伊朗与巴基斯坦此次是以经贸合作为切入点展开沟通】
在5.7空战爆发之前,伊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双方在边境反恐等事务上有着一定的合作基础,但由于宗教等原因,两国关系发展中也会有一些不愉快。
因此,在印巴局势越发紧张,两国军队在一线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伊朗没有选择放缓脚步,不与印巴两国签署新条约,而是选择了继续原本的外交安排,让外长阿拉格齐率队访问印度。
5.7空战的第二天,伊朗代表团就与莫迪政府签署了加强海关等领域合作的三份新协议,此举说是给大败之后的印度“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甚至一度有传言称,伊朗要与印度签署“全面伙伴关系协议”。
可以说,伊朗原本选择了印度,作为他们在南亚方向的首要地缘合作伙伴。
可就在1个月之后,印度人就用“忘恩负义”给伊朗人好好上了一课。
在以色列不宣而战,空袭伊朗境内目标后,上合组织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以色列的行动,为伊朗这个上合成员国说了句公道话。
【在以色列空袭伊朗后,上合组织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以色列】
但就在声明发布后,印度外交部宣称,印度没有参与声明的制定,他们不参加对以色列的谴责活动,算是“背刺”了伊朗。
印度有此动作,一方面是因为不希望引发特朗普政府的不满,一方面是印度有意通过与以色列合作,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且印人党所信奉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与以色列的种族民族主义政治理念存在共鸣之处。
伊朗现在应该也看出来了,虽然印度有意通过与自己发展关系,绕过巴基斯坦,打通与中亚的交通线,甚至从两个方向对巴基斯坦形成夹击之势,但印度更加重视维持与美国、以色列两国的关系。
如果能够从美以两国获得足够的好处,印度恐怕会变本加厉,进一步疏远伊朗。
反观巴基斯坦,在伊朗有难的时候,不仅在上合框架内声援了伊朗,还单独警告了以色列。
【巴基斯坦虽然也是劝和为主,但确实考虑了伊朗的利益】
不过,印度毕竟是南亚地区大国,是伊朗的潜在能源买家之一,也是伊朗恰巴哈尔港等地的主要投资方,所以伊朗现在还不太可能与印度一刀两断,双方可能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保持现有的合作。
需要补充的是,经过了12天的战争后,伊朗国内的保守派力量再次占据了上风,希望与西方和解的改革派,暂时还无法主导伊朗的地缘外交战略,美伊的核谈判仍旧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伊朗必然会继续践行其“向东看”战略。
而在遭遇印度背刺后,果断与巴基斯坦发展关系,说明伊朗在“向东看”的过程中,将会作出取舍。
相关国家在以伊冲突中的表现,可能会成为伊朗选择合作伙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
【遭遇印度背刺后,伊朗在“向东看”的过程中,将会作出取舍】
这也就决定了,在与巴基斯坦实现外交拓展后,伊朗的目标可能转向东方与北方,寻求与中国、俄罗斯等国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由此可见,佩泽希齐扬的巴基斯坦之行,是伊朗在经历以色列冲突和印度“背刺”后,痛定思痛、主动调整外交战略的关键一步。
对巴基斯坦的感谢与深化合作承诺,不仅是对巴方坚定支持的投桃报李,更是伊朗重新评估“谁是真正的朋友”的直接体现。
印度虽因经济纽带难以被立即完全舍弃,但其关键时刻的背叛已深刻影响了伊朗的信任天平。
这次战略调整清晰地表明,伊朗在坚定“向东看”的进程中,将“可靠伙伴”置于更高优先级——巴基斯坦的积极回应印证了这一选择的价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