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日本央行此举结束了自2016年起实施的负利率政策,同时也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
日本为什么长期实行负利率政策?此次结束负利率政策对日本经济及国际金融会有哪些影响?
日本央行总部
负利率是钱越存越少吗?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经历了严重衰退和股市、地产泡沫的破灭,此后长期不景气。
为了摆脱长期的通货紧缩,日本央行自2013年以来一直推行大规模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帮助推动经济和通胀回升。自2016年2月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压低借贷成本,以促进信贷和投资增长。
负利率,并不是指老百姓存入日本商业银行的存款和日本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是负的。在此前,日本商业银行吸收储户的存款,只是零利率——不付利息,只有本金;日本商业银行向外发放的各类贷款,贷款方仍旧是要支付一定利息的。数据显示,日本商业银行在今年3月的长期贷款利率为1.6%。
负利率,主要指的是,日本商业银行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此前是-0.1%。这也就是说,日本商业银行把钱存在日本央行,反而是“越放越少”。日本央行在面对日本经济通缩的威胁时,希望通过负利率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减少在央行存放资金,而是更多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银行职工正在整理日元。
老龄化倒逼企业加薪
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机渐成熟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企业为缩减成本而选择雇佣更多非正式员工,年轻人就业压力较大,难以获得稳定收入,直接影响了育龄人口的婚育。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758631人,创下有统计历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已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
少子化与老龄化造成劳动力短缺,厚生劳动省11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40年日本的就业人数将降至5768万人,与2022年相比减少了956万人。共同社2023年9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86%地方政府认为本地劳动力短缺。
2023年4月7日,日本丹波,因出生率降低被关闭的和田初中。
当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加薪也成为必然。
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15日公布了2024年春季劳资谈判第一轮答复汇总结果:771个工会的加薪率为5.28%,较去年同期上升1.48个百分点,为1992年以来首次超过5%。
分析认为,春季劳资谈判的结果显示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工资显著上涨,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标志着解除负利率政策的环境逐渐成熟。
结束负利率是一把双刃剑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师永滨利广表示,对日本经济来说,结束负利率是一把双刃剑,经济界对此既有期待也有担忧。金融机构希望尽快提高利率,但出口行业、不动产行业则希望利率越低越好。
加息将有利日元汇率走强,可能造成日本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同时也会使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下行,进而促使通胀回落。
对日本企业而言,日元汇率走强会使海外并购成本降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日本企业宣布的海外并购规模已接近170亿美元,为2019年以来日企同期海外并购数据的最高纪录。
日本制铁计划收购有122年历史的美国钢铁公司。
然而加息将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还可能增加日本的公共债务负担。目前日本公共债务规模约占GDP的260%,是世界上债务负担最为沉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22年9月末全球政府负债率平均水平为85.9%,发达经济体的均值为95.3%。此前日本央行对国债利率进行管控,政府利息支出负担较低;此次日本的基准利率上调,将带动国债利率走高,日本政府的财政平衡有可能受到严重冲击;而政府信用风险升温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国债利率走高,进而形成负向循环。
日本央行宣布上调长期利率上限后,日本债券市场上被视为长期利率指标的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0.46%,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日本央行表示,仍会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1%,并指导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资金外流风险
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且特殊地位,此前由于利率较低,导致在国际中,日元被广泛用作“融资货币”或者“息差货币”,也就是投资者借入日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承担相对较为低廉的资金成本。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此次利率调整后,日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升值,若升值幅度超过预期,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资产价格重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国际资金出现大幅流动。对一些依赖日元流入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有可能面临一定的资金外流风险。
全球央行间的博弈正暗流涌动。业内认为,今年二季度将是观察主要央行动向的重要窗口,全球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博弈有望步入新阶段。
在日本加息靴子落地之后,市场焦点已转向周四将登场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而且,包括英国央行、澳洲央行等10余家央行也将在本周同步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对多家央行的年内降息都有较强的预期。
(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综合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央视新闻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