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千里草女士的面相,撞脸韩国前总统夫人金建希。
这是因为两位都是“人造美人”,连整容模板都是类似的。
除了整容之外, 千里草的人生履历,也采用了跟金建希类似的模板,学位论文抄袭,学历和履历都存在造假痕迹。
后者凭借造假,当上了韩国“第一夫人”;
根据 千里草的人生规划,当个三甲医院的院长夫人不过分吧?

但我仍要说,小了,格局小了。
01
魔幻的先行体验服
韩国作为先行体验服,正在发生的一切,预示着东大医疗可能的未来!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财阀控制的国家,四大财阀旗下的大公司在韩国具有垄断地位,年轻人只有拼命考上三所顶尖名校(相当于清北上交),进入财阀选才门槛,才有获得高薪工作的可能,否则就在底层卷生卷死。
去年有个爆款韩剧《死期将至》,深刻映射了财阀控制一切的社会现实!

剧中的财阀公子拥有一切,喜欢操控别人的命运生死,甚至沉浸于亲手杀人的感受不可自拔。

主人公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但因事故没能进入财阀企业,只能在底层挣扎,因看不到任何希望选择跳楼自尽,在与死神交易之下,陷入了不断重生的轮回,体验社会百态。最终发现一切幕后黑手,都指向财阀。
剧中主人公可以不断复活,在体验了十一次不同的悲惨人生后,最后迎来了一个治愈的结局。但是,现实呢?
韩国整容业极为发达,这就让吠舍阶层可以通过将自身变成性资源,谋求学业窄门之外的阶层上升。
这也就相当于,整容业为吠舍阶层向上层奉献更多祭品,大开方便之门。

韩国 流水线批量造星,财阀公子将男女明星当成玩物,经常有明星不堪受辱自杀。韩国明星自杀的比例,全球第一。
明星的遭遇,可不仅仅是财阀本人作恶,而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罪恶产业链!

韩国财阀在国内作威作福,但放眼国际,他们原本出身于日本殖民时期的韩国亲日派,战后又投靠美国,成为美国人豢养的犬科生物。
本质上,就是一群“达利特领班”而已。
所以他们内心更容易扭曲变态,并将其发泄在更弱者身上。
金建希是财阀的陪酒小姐出身,通过一番包装之后,选中尹锡悦这个潜力股,将其打造为财阀势力的代理人。
尹锡悦上台之后,韩国亲美媚日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财阀享受人间一切声色犬马,但他们终究是人,难免生老病死。
和其他产品相比, 医疗服务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净值人群愿意为其支付的代价,可以说是没有上限。
一辆豪车,再怎么豪,也总有一个价格。
但如果说要延长十年寿命,你猜猜,马爸爸会愿意为此支付多少钱?
反过来,穷人的生命则是不值钱的,如同草芥。
甚至有人会为了买一台iphone,卖掉自己一个肾。
于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
因为要为财阀服务, 韩国医生被打造为门槛极高的金领特权阶层。医生协会非常强势,甚至可以硬刚政府。
尹锡悦政府推动《医学院扩招法案》,该计划拟于2026年将医学院招生名额增加30%以缓解地方医疗资源短缺,这也是亲美媚日的尹锡悦政府为了挽救下滑的支持率,用来讨好民众仅有的举措。
但此举遭到医生团体强烈反对,称“盲目扩招将降低医学教育质量”。但实质上他们担心,医生数量变多,会让他们的诊疗费下降,影响医生的金领收入。
大韩医师协会(KMA)组织韩国 医生大罢工,直接导致首尔五大综合医院急诊室停摆,7名急重症患者因延误救治死亡,包括2例急性心肌梗死和1例脑出血患者。

千里草任性跑出手术室,把病人晾了四十分钟,行径确实十分恶劣。
但跟韩国医生一比,还远远不够看。
财阀高高在上,掌控一切;
技术精良的医生,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整容医疗为财阀提供无尽的性资源;
底层人民成为财阀们享用的器官和血液牧场。
医生关心的不是救死扶伤,单纯就是把医疗当成一门挣钱的生意,他们一心维护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至于平民牛马们的死活,关他们什么事?
这就是门阀 和医疗系统绑定后,将会呈现的模样!

02
美国的“先进经验”
韩国的医疗体系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不是东亚传统,而是来自美国的“先进经验”。
保罗·斯塔尔的社会学经典著作《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详细阐述了美国的医疗体系,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在西方文化中,医生从不存在什么悬壶济世的社会理想,单纯就是把治病当成一门生意,跟铁匠、磨坊主没什么区别。就算少数人性格比较博爱,很快也被市场淘汰掉了。
早期美国地势空旷、人口密度低,一个镇就几百人,一个医生就足够,还不能保证收入,得养点牛羊猪鸡、做些小生意才能养家糊口。那个阶段无论快刀手、草药师还是搞顺势疗法的巫医,都平等地贫穷,都能相安无事地相处下去。
随着美国的城市化,医生们开始聚集在城市里讨生活。人多了就有江湖,于是发生三次大的争论。
第一次争论,是关于是否成立医师协会。
协会的好处是可以做学历认证、确定规范的诊疗方案。但在当时很多医生是不同意加入协会的,原因也好理解:要交会员费,而且,你算什么东西也配来认证我?
最后医生们还是接受了这个体系。因为既可以淘汰掉搞顺势疗法的那群巫医,还可以提高执业门槛,把医生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保障医生的高收入有好处。
这一变迁的背后,代表着医生行业的“金领化”。
第二次争论,是关于公共医疗机构的设置问题。
其中包括两个子命题。
命题一是要不要建立公共卫生防疫部门。
支持建立的都是官员学者,不支持的都是医生。因为后者觉得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不该拿来救济穷人,更何况还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营收。
命题二是医生需不需要医院。
最开始医生都是个体执业,门头和今天理发店的装潢差不多,跟医院合作就要交份子钱(管理费),大家态度就比较犹豫。
最终,医生们接受了公共卫生部门与私立医院并行的设置。前者能大批量收治低价值病人(穷人),后者就只收治富人和中产,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变相增加了时薪;经过市场验证,医院创造的总营收比同样数量的个体户加起来要多,还有余力发展专业科室。
这一逻辑也导致了美国医院和科室之间是承包关系,科室和医护之间也是承包关系。这和中国公立医院差别极大,倒是跟莆田系医院极为类似。
这一变迁的背后,代表着随着美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分别设置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套平行的体系,转向为不同阶层服务。
高质量医疗服务,代表着没有上限的高标准收费;
高净值人群,对于医疗服务的支付上限,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在达利特领班的眼中,莆田系才是正版!
他们做梦都想把协和这些优质医疗资源,变成高端莆田系!
第三次争论,是医疗保险。
最开始只有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大公司,比如矿业、铁路、石油公司会给职工买一点医保。个别地方州政府想过推行兜底意义的社保和公民医保,同样被广泛批评为“太社会主义”,失败了。
那最后为什么医生们又接受了医疗保险呢?
答案还是发现这样更赚钱,并且中间隔了一层,还能减少医患冲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公民医保只占了小头,大头还是自费的商业保险。
以医保为起点,整个医疗体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全面金融化。由于中间隔了一层甚至好几层,操作空间就变大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医疗费用不受遏制地膨胀。前文提到,让美国滑向“北美病夫“深渊的阿片类药物奥斯康定,就是在医保制度的推动下泛滥到不可收拾。
现在,医保公司又搞出用AI来拒保的骚操作,于是美国人不能生病,生小病靠硬抗,生大病直接破产。四千万美国穷人靠卖血度日,美国供应了全球70%的血液制品,真是字面意义的“吸血”。

03
终极资本之恶
现行的美式医疗体系,完全就是百余年来市场博弈的自然结果。每一次决定结果的胜负手都是钱!钱!钱!
整个过程中,没有谁关心过普通病人的福利。
现在的美国,牛马们用来支付天价医疗账单,支撑庞大的医疗利益;
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妹子因为身体虚晕倒了,然后晕倒之前她用尽最后一丝力量说了一句:不要叫救护车!
上等人在loli岛,享受少男少女的极乐服务,还有尖端医疗技术提供的“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超级富豪大卫·洛克菲勒,一生中换了6颗心脏,活到了101岁。
你猜猜,这些心脏都是哪儿来的?

友情提示,跟印度一样,美国每年都会失踪大量人口,特别是没有身份的非法移民……
器官移植涉及到配型问题,靠合法器官捐赠,希望极其渺茫。
如果没有庞大的器官黑市的话,从富豪的视角看,我这么多钱,却因为找不到合适配型的器官,眼睁睁走向死亡,这合理吗?
在社会主义国家,连代孕都是非法的,器官黑市就更别想了。
所以,姓资还是姓社,不仅仅是经济分配的问题,就是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
更加魔幻的,基于西方宗教信仰,以及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顶级精英们真的会通过吃人来延缓衰老,字面意义的“吃人”哦~!
参见:
牛马们失去榨取价值后,连人都算不上了,只是社会的耗材,后面还有耸人听闻的“人口清除计划”等着你。
无家可归者大都是破产者,已经没有可供榨取的商业价值,于是干脆给这些人免费发放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要多少给多少,以达到人口清除的目的!

不要以为,人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
长期吸毒的瘾君子,骨头里面毒品含量不低。
有人专门收集这些瘾君子的尸体骨骼,再提炼成毒品,主打一个“循环经济”!
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之恶”,令人印象深刻,在一百多年前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红色风暴。
革命先辈们没有想到,只有当科技高度发展之后,资本与医疗相结合,才会呈现出罪恶的终极形态!
在别的行业,敲骨吸髓只是一种比喻;
在医疗行业,可以呈现为字面意义上的敲骨吸髓!

看到终局,再回过头来看千里草事件,你会不会感到脊背发凉呢?
如果事态按照原有轨道发展下去,韩美的今天,就是东大的明天!
这也正是“达利特领班”们,所梦寐以求的!

(未完待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