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的美味人人皆知,但北青网6月中旬发布的一篇文章,惊掉人大牙!某些超加工酸奶里面的物质,堪比“健康大杀器”。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轻则痴呆中风,重则癌症致死。
情况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今后还能不能喝酸奶了?
食品的五个加工梯队
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祭出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的食物分类法了。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食物一共分为5类:
首先就是原始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这种原汁原味的东西,就属于原始食物。它们主打的就是一个纯天然,无污染。
其次就是烹饪食物。像那些煮好的饭菜,做好的羹汤等,就是属于烹饪食物。虽然它们加了调味料,但营养不减。
第三就是加工食物。比如像饼干、面包、蛋糕、豆腐、奶酪等,这些经过粗加工的食材,就属于加工食品。这些食品虽然有加工的痕迹,但从营养层面来讲,跟烹饪食物差不了太多。
至于排第四的过度加工食物,就需要酌情考虑了。比如饮料、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些许添加剂。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而排第五的超加工食物,那就更令人焦虑了。这类食品中添加的配料,往往在5种以上,比如防腐剂、保鲜剂、色素等。而常见的食品就有辣条、薯片等。
如果长期食用这类食品,那就无异于在健康上挖坑了。像开头提到的超加工酸奶,就属于这第五级梯队。
跟普通酸奶比起来,超加工酸奶里面含有大量的乳化剂、增稠剂等。再加上它的加工程序比较多,所以长期摄入的话,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会增加死亡率
那这类超加工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首先,过量摄入超加工食物会增加死亡率。2012年,法国曾做过一项社会性实验。研究人员将4.4万名法国男女,当做观察对象。
期间,研究人员会偶尔询问他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及超加工食物的摄入量等。与此同时,还会监测他们的身体状况,并撰写他们的健康记录。
从2012到2019年,研究人员前前后后跟踪了7年时间。公布结果的时候,人们都惊呆了。
他们发现超加工食物的摄入量每增加10%,过早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4%。其中大部分死者都死于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
这个摄入量增加10%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比平常人多吃一个甜甜圈,或者多喝一罐可乐,多吃20颗糖果等。
由于这类人的身体长期处于高糖、高脂、高热量的状态,因此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也就随之而来了。再加上超加工食物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因此患癌的风险也就无形中被提升了。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中也能看出,只有管住嘴巴迈开腿,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有致郁风险
当然了,除了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以外。长期摄入超加工食物,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比如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要知道,抑郁症的出现,不仅仅跟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它还跟个人的身体状态有关。
有研究表明,肠炎,肠道菌落失衡,也是导致抑郁症的一大因素。
而超加工食物中的添加剂,糖精,包括酸奶中的酪蛋白等。如果长期摄入这些物质的话,就很可能会引发肠道炎症,进而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可见,只要你迷恋上了超加工食物,那么死神也就与你如影随形了。
为何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既然超加工食物这么“恐怖”,为啥它还会存在于市场上呢?
答案很简单,主要是这类食品方便快捷,开袋即食,能极大程度的节省食客用餐时间。此外,这类食品的保存时间很长,不会轻易腐烂,这样无疑就降低了商家的储存成本。
能同时讨得食客和商家的欢心,超加工食物自然也就无处不在了。
加工食品为何越吃越想吃
这时候又有人会问了,超加工食物明明这么“毒”,为什么会越吃越想吃?
首先,超加工食物的口感,就远胜原始食物。像那些原始食物,大部分都很粗粝,口感不佳。
而超加工食物,为了迎合食客口味,往往会做的更加温软绵腻。在这种情况下,食客也就对其趋之若鹜了。
其次,这跟人体的一种激素有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人体的肠道内含有一种名为pyy的激素,也叫肽yy。它不仅能抵御真菌感染,更能抑制人的食欲。
每当你吃一顿原始食物或烹饪食物的时候,肠道就会分泌pyy,这时候你就感觉饱了。由于这种激素可以控制人体的摄食量,并间接控制体重,因此它也被称之为“瘦素”。
假如你食用超加工食物或过度加工食物的话,食物里面的添加剂,就会中和pyy激素。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就不会感到饥饿了。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这也是为啥人们总说,吃垃圾食品会发胖。毕竟食欲都控制不了了,发胖肯定是必然的啦。
加工食品并非“全不健康”
当然了,前面虽然讲了加工食物的诸多弊端。但有一说一,加工食物并不全是“不健康的”。有些加工食物,它的营养成分,甚至远超原始食物。比如全麦面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全麦面包经过特殊的蒸煮,保留了原有的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这种情况下,全麦面包就能给人体提供最大的营养供应。
相反,那些普通面包的糖分就太高了,而且里面的粗粮也被剔除。如此一来,它们的营养成分也就大打折扣了。
怎样甄别超加工食物?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了。在瀚如烟海的食品界中,怎样才能准确识别超加工食物呢?如果能及时识别出来,接下来就能避坑了。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依旧拿酸奶来举例。识别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看配料表。
像配料表中的生牛乳、益生菌等,就属于正常成分。如果里面含有明胶、乳脂奶油、果葡糖浆等添加剂,那就是属于加工食物了。
假如你还发现了一连串不认识的化学字眼,比如碳酸氢钠、红曲色素、花青素等。那毫无疑问,就是超加工食物了。
如果你觉得自身身体消化能力不行的,最好就拒而远之。不然的话,就是给消化系统徒增负担。
总之,在选食材的时候,只要稍微擦亮眼睛,就能避掉一些坑坑洼洼。但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再怎么谨慎也无济于事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