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心功能各项指标都恢复得很好,林好(化名),你有希望可以摘泵了!”6月19日上午9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人工心脏门诊内,刚获知这一“喜讯”的人工心脏植入者林好如释重负地笑了,年迈的父亲此时就陪在他的身后,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6月19日上午,阜外医院心内科重症区主任医师卿平正在为患者看诊。谭琪欣摄

人工心脏植入术不能一“植”了事

人工心脏植入术,是当前终末期心衰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术的三甲医院之一。据阜外医院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该院已经成功为130余名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并不是人体心脏的复制替代品,而是一种部分或全部替代心室做功,帮助人体心脏正常工作的小型‘泵’。左心辅助泵我们医院已经用了7年多,帮助命悬一线的晚期心衰患者延续了生的希望,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阜外医院心内科重症区主任医师卿平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但人工心脏植入术不能一“植”了事,人工心脏门诊,正是为了长期跟踪服务于人工心脏植入者而特别设立的诊室。

林好是该院第105名心脏植入者,自2023年11月8日因严重心衰植入人工心脏以来,每个月都会回到人工心脏门诊复诊,7个多月过去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出院第三个月,我就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每个月会来卿平主任这里复查、调整用药和接受生活方式指导,每一次心功的指数都比上次的好。”这一次,林好B超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射血分数45,左心室舒张期末径60,收缩期末径45,均已接近正常水平。

每天都有新患者咨询人工心脏

该院人工心脏门诊开设于2023年5月,团队不仅有心内、心外、心脏康复科的临床医生,还有24小时在线的随访护士,管理着100多位人工心脏植入患者。

“少数患者带泵一两年后,心功能能够慢慢恢复正常,可以考虑摘泵,而大多数需要带泵生存的患者也活得很好很精彩。”聊起每一位人工心脏植入患者的情况,卿平如数家珍,老李是个工程师,总想试试拆了身上的电池再重新组装;老范出院至今3个月胖了18斤,最近正在努力减重……

除了复诊的患者,近一年来,前来咨询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原来每月可能只有1-2个患者来咨询人工心脏植入,到现在每天几乎都有新患者来咨询,这也说明人工心脏植入术越来越成熟,正在被更多患者接受。”卿平告诉记者,不过,行人工心脏植入术有严格的临床指征要求,对于心衰患者而言,一般只有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才会建议植入;但患者也不能就诊过晚,避免因病情发展出现严重合并症(手术禁忌症),因此,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评估与术前状态的优化调整至关重要。

林好(化名)将医嘱都记到了手机备忘录里。谭琪欣摄

“除按时服药、控制体重外,每周都需保持15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长,心率最好维持于115-130之间,每天摄入蛋白质80-100g,注意补充电解质。”仔细记下医嘱后,林好依次跟诊室里的医生和病友告别。林好今年刚满33岁,未来日子还长,年迈的父亲和诊室的医生都在等待,等待着他身体里那颗年轻的心脏恢复往日“活力”的那一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