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内容

文稿 | 学姐的口袋
视频 | 学姐的口袋
01
“董明珠,道歉!”
董明珠又上热搜了。

02
起因很简单。
在格力的一场内部股东会上,她谈起企业人才培养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的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
因为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在无法辨别是否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03
你以为说完就完了?
别太天真,这可是互联网时代!
话一出口,视频一流出,很快被剪成碎片,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疯狂扩散。
然后呢?网友们迅速站成两派:
一派拍手叫好:“支持!用自己培养的人才,安全!”
一派怒不可遏:“海归派招谁惹谁了?董明珠简直是在搞身份歧视!”

更有知名大V高举正义大旗,连发几条博文,要她公开道歉。
但等一下,我们能不能别光凭,两句断章取义的话就开喷?
能不能稍微静下心来,听听前因后果?
04
首先肯定会有观众说,我这期是要给董明珠洗白。
在讲之前,先交代下我的立场。
我不是董明珠粉丝。
她的演讲我一次没听过,她怎么当上格力接班人的,我压根没兴趣了解。 甚至,我家的空调,都不是格力的。
所以啊,我没必要为她洗白,也不打算为她粉饰。
我只想,就事论事,讲讲事实。
05
回到正文啊,首先董明珠这番话,是在股东大会内部场合讲的。
注意啊,是内部,不是公开发布的,不是上新闻联播。
结果被人偷偷录了视频,一刀剪辑,发到网上。
然后断章取义,传成了“董明珠说海归都是间谍”。
听起来像是国仇家恨,一瞬间血压拉满。
但你如果耐心去看完整版视频,就会发现:
她其实说的是,
“无论年纪多大,哪怕90岁,只要能干,她都愿意用;人才培养这件事,倾向内部本土高校,因为企业没有能力,去判断谁是间谍,谁不是。”

说白了,是出于企业自我保护的逻辑。
如果你看到重点的话,就能看出她是在反间谍,不是反海归啊。
她没有说“所有海归都是间谍”,她说的是“我们公司没本事分辨,所以保险起见,在国内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不是海归通通有罪,而是企业怕出事,干脆求个“稳”字。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做法,但不能故意扭曲她的话。
结果呢?
短视频平台上,二次剪辑,一键带节奏,生生把一个企业内部用人策略,炒成了全民互撕现场。
06
有人会问了:
为啥董明珠对海归,这么有成见?
很简单因为,她真吃过亏。
2020年,格力一个海归高管,离职前顺手牵羊,偷走了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还想联络境外势力卖掉。
2023年,又有海归工程师,跳槽后把新型热管理技术的参数,交给了外企,直接让格力损失了2.3亿政府订单。
还有的更离谱,打着联合研发的幌子,骗走格力智能化霜技术的数据,去谋取暴利。
一个接一个的背刺,换你你怕不怕?
说白了,董明珠不是无的放矢, 而是被伤得有点惨,长记性了。
所以,她的谨慎,是血泪教训换来的。
07
有人说,格力这么做,是身份歧视。
那我问你: 当年国内大企业一窝蜂“海归优先”,学历挂帅,背景第一,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歧视?
用人,不该只看出身,更不能只看文凭盖章。
归根结底,企业选人,图的是安全和靠谱。

你可以优秀,但我要用得安心。
你可以光鲜,但我得睡得踏实。
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一旦核心数据被盗,那不是几千万、几亿的损失,那是十几年研发白费,是国家命脉被人掐住。
防间谍,不是阴谋论,而是生存法则。
08
这几年,不光是董明珠,连国家也越来越警惕。
很多地方,公务员岗位、国企招聘,明确标注:“不招海外学历”。
为什么?

因为在现实里,留学生群体中的部分人,确实是间谍渗透的高危人群。注意我说的是部分人啊。
之前曝光过,郝某,一个留学生,留学期间被策反,回国后潜入中央部门,窃取资料。
张某,留学期间被境外组织威逼利诱,成了内鬼,直到临毕业才发现自己已经泥足深陷。
别说董明珠怕了,国家也怕了。
留学本来是件好事。
可是如果有人拿着留学的壳,干着卖国的事, 那就必须提高警惕。
不是海归群体有原罪, 而是现实告诉我们:在核心敏感岗位上,谨慎一点,总没有大错。
09
有些人喜欢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搞道德绑架。
什么身份歧视,什么格局太小,动不动就扣帽子。
可是,现实世界不是玻璃心的天堂。
尤其是在技术、科研、军工等核心领域,任何小小的纰漏,都可能让国家付出巨大代价。
别忘了,过去几年里, 一个个优秀科学家离奇去世、意外身亡:
2023年冯旸赫教授,战颅系统开发者,遭遇车祸离世,年仅38岁。

今年1月份张代兵博士,无人机领域的希望之星,47岁英年早逝;

2023年6岁,56岁的植物学家张大兵教授,车祸去世。

30岁的火箭研发天才李雨翀,在美国突然去世。

10
更别提张首晟院士,华为5G重大突破合作人,他在离世的前三天,刚刚宣布和华为在5g芯片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在同一天,被扣押。

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我们国家的希望。
而这背后,是不是“巧合”,我们不好轻易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国家命脉技术的人才,保护得越紧越好,防备得越早越好。
所以,董明珠的警惕,不是没有来由的。
11
别误会,没人说海归都是坏人。
像王志珍院士、钱老,他们也是海归,当初他们拼死回国,只为让中国人不再受制于人。
这些名字,个个都曾用生命,在保卫这个国家的脊梁。
问题是,现在世界变了。
留学生在国外,很容易被盯上,敌人一步步诱惑渗透,不知不觉,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在我们眼里,他可能是教授,是高材生,是归国才俊。
在敌人眼里,他是潜伏者,是暗棋,是无声的刀。
所以,从源头谨慎一点,不是歧视,而是保护。
不是不信任,而是防患于未然。
12
这个世界,诱惑多,陷阱更多。
我们不是要怀疑一切,拒绝一切,而是要在爱和信任之外,留下一点点底线,一点点防备。
海归派里,有英雄,也可能有间谍。
本土高校里,有栋梁,也可能有败类。
人的善恶,不看护照,只看初心。
用人,不看标签,只看担当。
董明珠或许说话太直接,方式太硬, 但至少,她捍卫的是自己的责任感。
在这个每个人都怕被骂、怕丢粉、怕跌份的年代,还敢说点不圆滑、不讨喜的话的人,或许,也值得一点尊重。
毕竟,天塌的时候,靠的从来不是圆滑的人,而是那些愿意顶在最前面、守护底线的人。
保护那些敢于直面问题的人,才是保护一个国家,不在温水煮青蛙里,慢慢沉沦。

文稿 | 学姐的口袋
视频 | 学姐的口袋
图片 | 网 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