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网络打假博主大斌公开举报,石家庄普泽中医院销售的治疗失眠用中药饮剂,非法添加了安眠药成分。

按照普泽中医药销售人员的介绍,这种汤药是纯中药熬制的。

然而经两家检测机构检测,确认该中药液确实含有西药成分地西泮。

显然,普泽中医院不仅仅是无耻那么简单,还违法了。截至目前,普泽中医院已被立案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制制剂。”

第九十八条则主要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中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对于违反该条款的行为,应受到的处罚具体依据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主要涉及到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方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家医院不惜严重违规铤而走险呢?

原因一、疗效不够,西药来凑

由于中医药的无标准化,中药的疗效几乎是没有经过循证医学检验的,对于这一点,很多中医药从业者本身也是心知肚明。既然中药没疗效,添加西药就成了某些无良医药企业的“法宝”。

就普泽中医药这款“纯中药安神饮”而言,相对于中药方里五花八门的“草本精华”,被添加的地西泮药理作用明显:通过增强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GABA活性,15分钟内强行关闭大脑的“清醒开关”,显然生产者更相信其立竿见影的疗效。

原因二、西药负责疗效,中药负责创收

这么一副“纯中药安神饮”的价格是多少呢?

455元。

被添加的地西泮的成本,则是每片不足0.2元。

价格暴涨2275倍。

不要以为这是个案,我在《》中做过盘点,往中药里添加西药在医药行业中非常常见,早已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行业潜规则。

造成这种行业潜规则的原因,我在前文中曾总结过:


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医药魔术背后,显示了监管标准的双重性:化学药必须通过随机双盲试验,而中成药只需提供古籍文献记载;化学药需标注所有不良反应,中成药只需“尚不明确”;化学药专利保护20年,中成药却能以“古方改良”无限续命。

只要中医药一直是被政策保护而非科学检验,这样的闹剧就会一直存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