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美国对中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对中国粮食和能源供应保障会造成多大影响?
“您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些天有朋友也打电话,问过我几乎同样的问题。借这个机会,我把一些基本的事实摆一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情况,吃下‘定心丸’。”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说。

赵辰昕介绍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关于粮食,赵辰昕介绍,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加强政府储备管理,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我国内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国内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赵辰昕说。
关于能源,赵辰昕介绍,我国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供应的弹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已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每年增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煤炭储量和产能充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能源储备体系更趋完善、实力明显增强。当前,国内能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美在我能源进口中占比低,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总量很少,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非常低。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供应充足,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我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赵辰昕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更高标准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务实开展国际合作,切实保障国内粮食、能源稳定供给、市场平稳运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一段时间,美国宣布对多个经济体大幅加征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治理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破坏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当前经济走势及中美贸易紧张是否影响中国经济今年5%的增长目标?这是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季度出口顶压逆势增长6.9%,大模型突破性创新全球瞩目,春节和清明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消费额都出现快速增长。中国产的智能全景相机、国潮及相关衍生品在海内外受到热捧,国外一些店铺甚至出现了凌晨3点排百米长队抢购的情况……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赵辰昕用上述鲜活的例证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赵辰昕说。
延伸阅读
“回锅”将满一百天,美国媒体如何评价总统特朗普交出的“执政答卷”?至少在中国问题上,美媒认为,特朗普的策略“落空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5日称,尽管特朗普以“交易促成者”自居,在其任期即将步入100天之际,他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交易成果”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对抗中国”这一目标上,他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导致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的潜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被动。
美国《国会山报》25日一篇评论文章更直言,“中国正在给特朗普狠狠地上一堂贸易课”。文章指出,对于这个曾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而言,中国不会愿意、也不可能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倒是美国,才更无力承受关税的高昂代价。文章讽刺特朗普近来频频“臆想”中美谈判,背后实际反映的是其内心的恐惧。
回顾本周,《华盛顿邮报》直言,特朗普政府在许多方面“处于被动”。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的官员们悲观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或将显著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再是中方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美方官员据称正陷入“恐慌”,竭力减轻中方反制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害。
克里斯·特鲁克斯(Chris Truax)曾是已故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2008年在南加州总统初选的竞选活动负责人。在他看来,面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威胁,中方会选择强硬反制“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特鲁克斯25日投书《国会山报》说,历史上,英国曾以贸易逆差为由,强迫中国购买以英美等西方列强的鸦片,由此开启的、让中国人饱受剥削和侵略的“百年屈辱史”,至今还是中国人未能愈合的伤口。
因此,但凡“对中国历史有那么一点了解”,都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人现在为什么非但没有被特朗普的威胁吓倒,还“焕发出了新的国家使命感”。
特鲁克斯表示,从更为现实的层面来说,中国也没有理由“屈服于特朗普的恐吓”。其原因很简单:一,中国比美国更有能力在贸易战中生存下来;二,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降低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也是中国的长远利益所在。
特鲁克斯认为,“对等关税”实施后,虽然中国出口商的业务可能会受损,但中国可以出台政策来扶持本国企业。《华盛顿邮报》也提到,中国政府日前出台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措施,或能帮助中国更好地抵御美方关税的冲击。

中国比美国更有能力在贸易战中生存下来,图为中美国旗
而美国则无法如此应对,因为美国面对的是供应链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财务问题。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汉学”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指出:“在美国,很多消费品......是没有现成替代品的。人们会愿意、也有能力花双倍的钱给家里小孩买鞋吗?”
特鲁克斯也写到,一旦中国停止对美出口,美国人“花再多的钱也无法填满我们的沃尔玛超市”。“还记得疫情期间‘一罩难求’的场景吗?这次(受影响的)会是其数万倍的商品。许多商品将完全断货,能够买到的也会价格飙升。即便是特朗普,也无法通过行政命令废除供需法则。”
此外,外界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前景的不看好,也加剧了特朗普政府的困境。《华盛顿邮报》透露,一名东南亚国家高级官员私下坦言,由于特朗普政府政策多变,他的国家对在美投资的信心正在下降,并对美国能否与众多国家成功达成新贸易协议持怀疑态度。该官员表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在特鲁克斯看来,中国目前手握更多筹码,所以完全不慌,而这一事实正让特朗普极为紧张,甚至慌不择言。他表示,特朗普很多时候都在发表“幻想性的声明”,比如声称很快就能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坚称中方已多次“接触”他、“每天”都在进行积极的谈判,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谈判在进行。
与其说中美有在接洽,特鲁克斯认为,不如说特朗普正在“自说自话”,自己和自己谈判——从他宣布“对等关税”,到豁免中国制造电子产品的关税,中间只隔了48小时。最近,面对中国的沉默,他又开始宣称将降低对华关税。他宣称:“我们会很友好,他们也会很友好,看看会发生什么。但最终,他们必须达成协议,否则他们就无法继续在美国市场上经营。”

中国完全不慌让特朗普极为紧张 资料图
“你几乎可以闻到恐惧的味道。如果你必须通过坚持让对方坐到谈判桌前来开启谈判,那么你已经输了。”特鲁克斯说。
当然,特朗普也可以单方面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但特鲁克斯认为,即使他这么做,中国也未必会立刻回应,而可能选择“让他慢慢煎熬”。这是因为一旦中美贸易基本中断,短短几周内,美国的货架就会开始空荡荡。而每年美国零售商为圣诞季备货的订单,通常必须在6月初前就完成。可以想见,在零售商取消订单后,种种类似于“特朗普偷走了圣诞节”的标题将很快见诸报端。
“这一切意味着,特朗普已经把自己挖进了一个很深的坑,而中国完全没有理由拉他一把。”特鲁克斯预计,在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之前,中国会提出一些重量级的条件,而这对美国来说,绝不会是什么好消息。“特朗普试图惩罚‘藐视’他的中国,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和在经济上愚蠢的表现。他正在被现实狠狠教育。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们,这都将是一堂代价高昂的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