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2公分的息肉啊,你还敢放肚子养两年?!”
刘先生在2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肠息肉,但他没有太当回事,也没有听从医生建议及时切除。因为工作性质,刘先生经常需要喝酒应酬,术后的休息时间他也抽不开身来。
直到近半年时间,他发现自己经常便秘、排便不尽,发展到后面一周都排不了一次便。
这才让他觉得害怕,再次去到医院,经检查发现他肠道内的息肉有极大的癌变风险。
但万幸的是,肠息肉尚处于癌前病变阶段,还没发展到肠癌。目前,刘先生已展开相关治疗。
一、为什么肠道会长息肉?一定会癌变吗?
肠息肉顾名思义是生长在肠道内的,肠道黏膜上所有的隆起性病变都称之为息肉,通俗点说就是肠道上的肉疙瘩。其中又以结肠、直肠息肉最多,小肠出现的几率会小一些。
肠息肉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国内外研究认为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如息肉的出现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长期饮食习惯不良,摄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食物的人群,出现息肉的几率也更高;还有就是长期吸烟、生活习惯不良的人,也更容易罹患肠息肉。
另外,肠息肉的发生也与遗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直系亲属都有息肉病史的话,那么你出现息肉的几率会比普通人要高许多。
除此之外,胆汁代谢紊乱、肠道炎性刺激、基因异常、缺乏运动以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肠道内生长息肉。当肠内有息肉时,会根据其生长大小、发展程度的不同,出现不一样的症状表现。
很多人查出来息肉就觉得自己离癌症不远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大部分的肠息肉都是良性的,即便是有恶变倾向的息肉,从息肉发展到癌症也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切除,就可以有效遏制其演变成癌。
二、肠道有息肉,身体可能会有4种症状
出现息肉后,大部分的患者身上不会有明显症状,随着病程越来越严重症状才会逐渐显现,或是在检查中偶然发现息肉。正是因为症状不明显这个特点,导致很多人无法及时发现息肉。
但是,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的话,身体还是会有所表现。一旦发现这几种异样,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1、大便形状发生改变
排便时发现粪便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如变成了细条状、扁形或带有血痕,就需要警惕可能是肠道存在问题所致。肠息肉在粪便通过时会对其造成挤压,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形态。
2、息肉脱出
一些处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能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恢复。而无蒂的息肉,一般只能通过指检、肠镜检查发现。
3、便血
息肉在粪便通过时受到摩擦,可能会有异常的出血症状,所出的血液会附着在粪便表面。
4、腹部疼痛
上厕所时有明显的腹部疼痛,且随着病程发展疼痛感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肠息肉对肠道黏膜、神经造成了压迫所致。
除了上述的症状外,息肉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腹部出现异常肿块,以及恶心呕吐、贫血等全身性症状。如果发现身上有这些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警惕。
三、肠息肉不想变肠癌,3类食物尽量少吃
肠息肉是个非常常见的病变,在发现肠息肉后,不想其恶变的速度加快,一定要少吃这几种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类的食物会对肠道带来不良刺激,导致其功能变差,且会让肠道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癌变的几率。
2、烧烤
食物在高温烤制下会生成致癌物苯并芘、多环芳烃等,长期摄入这种食物会给健康带来较大的伤害,包括会增加肠癌的发生率。尤其是对于本身已经有了息肉的人群来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
3、高脂肪类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变差,增加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容易促进癌变。
四、一旦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这几种息肉易癌变
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以及肠癌的“金标准”,建议年龄>40岁的人群无论身体是否有没有症状,都要尽早进行一次检查。尤其是这几种息肉,癌变的风险非常大。
1、看大小
直径<5mm的非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可能性很低,一般无需切除,但如果是直径>5mm的息肉,则建议在内镜下直接切除。
2、看形态
边缘平坦、光滑且圆润的息肉通常为良性的,如果直径<5mm的话,则定期随访即可;但如果息肉的形态为凹陷、扁平、溃疡、出血,无论直径是否>5mm,都要及时切除。
3、看病理类型
息肉可分为增生性、炎性、错构型以及腺瘤性四种,前三种均为非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可能性较低,一般定期随访即可。而腺瘤性息肉,一旦发现都建议切除。
息肉在现代人身上十分常见,对此不必过于恐慌,发现息肉后要遵医嘱切除或是定期随访。切不可和文章开头的刘先生一样,这是对自己健康极度不负责的做法。
参考资料:
[1] 《95%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肠息肉该怎么办?》. 邵逸夫医院 2021-08-26
[2] 《肠道里长息肉,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别等肠癌了才反应过来》. 有来医生 2024-01-22
[3] 《为什么一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这3种息肉易癌变》. 生命时报 2024-01-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