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上海安亭汽车城灯火通明,工程师们正忙着给新款智驾车型刷入最后一段代码。谁也不知道,这些号称“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核心芯片全攥在美国人手里。一旦断供,价值百万的测试车会瞬间变废铁——这不是科幻片情节,而是中国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看看你车里的智能配置:小鹏NGP靠Orin芯片撑着,理想NOA用着高通8155,就连比亚迪仰望U8的“天神之眼”也离不开美国芯片 。更讽刺的是,这些车企的智驾发布会总爱把“国产化率95%”挂在嘴边,却对那5%的要命进口件绝口不提。就像造了栋摩天大楼,却把承重柱外包给对手。

武汉芯擎科技刚量产的“星辰一号”揭开了残酷真相:这颗国产7nm智驾芯片算力比英伟达旗舰产品翻倍,成本却只有三分之一 。可悲的是,多数车企宁愿高价进口,也不给国产芯片试错机会。某新势力高管私下吐槽:“用国产芯出事故要背锅,用美国货出事能甩锅给技术差距”——这种买办思维,比芯片断供更可怕。

美国政府去年悄悄划下红线:7nm以下制程芯片禁止代工中国智驾企业 。MDC智驾平台因早有防备,靠着全国产化杀出重围,订单暴增300% 。而某些押宝英伟达的车企,库存芯片只够撑到年底。更魔幻的是,有车企为绕过禁令,竟把智驾芯片伪装成“扫地机器人配件”报关——这种小聪明在美国制裁大棒前,幼稚得像小学生作弊。

老牌车企的应对更让人啼笑皆非。某国企豪掷百亿囤积英伟达芯片,仓库堆得比足球场还大,却不知芯片性能每年衰减15%;还有企业把五年前的老旧芯片魔改成“自主可控”,实测高速路上连车道线都识别不清。这些荒诞剧背后,暴露的是二十年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彻底破产。

眼下最现实的出路,是学小米把澎湃OS装进汽车——用美国芯片保当下,赌国产芯片赢未来。但看看各家财报,真正砸钱搞芯片自研的不足三成。当北京车展上的激光雷达大战变成芯片军备竞赛,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或许才能逼出中国智驾的真正脊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